[短道速滑]从学霸到冬奥冠军 第19章

作者:天予昭晖 标签: 爽文 励志人生 无cp 近代现代

开始赛前集训之后,顾染是真的很明显感受到了自己体能的变化。

他以前滑完1000米,前半程太快,后半程就明显能感觉到体力不支,冲不起来。现在却觉得1000米滑起来和500米也没什么区别。

全力冲刺500米的时候,自己没觉得怎么样,回头一看,几位队友已经被他甩开好一段距离。

王指导掐着秒表,不可置信的看着他:“你这成绩……”

他话说了一半,顾染没反应过来:“怎么了?”

“说不定下一站比赛能再破一次记录。”

顾染走过去一看,好家伙,他的五百米竟然滑出了42秒236的个人最好成绩。

要知道,去年的全国短道速滑冠军赛,男子500米的冠军是41秒045,他也就慢了一秒多一点。

那可是国内短道速滑的最高赛事,冠军也几乎代表了国内短道速滑的最高水平。

他这么一说,顾染就不免有些飘了:“也就是说,我距离国内最高水平也只差了一秒。”

王指导还没说话,旁边飘过来一个凉凉的声音,是徐清:“按照短道速滑高水平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你知道一秒大约等于多少米吗?”

几乎是在他话音刚落的瞬间,顾染就接口道:“大约是时速45公里,约等于每秒12.5米。”

这反应速度和心算能力,他曾经说自己文化课成绩全市排名前十,徐清是相信的。

他给顾染兜头泼了一盆凉水:“就是这1秒12.5米的差距,一般人练一辈子也未必能达到。”

顾染看着他,露出两个小酒窝:“那咱们打个赌,看看我需要花多少时间,缩短这一秒的差距。”

徐清仍旧风轻云淡的看他一眼:“两年吧,你觉得呢?”

顾染露出狡黠的笑意:“您看,您也认为缩短这一秒的成绩,对我来说是可以达到的。”

“……”

徐清一愣,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竟然不知不觉走进了这小崽子的语言陷阱。

他刚刚才说过一秒的差距足够一般人练一辈子,紧接着又说顾染两年之内就能缩小这个差距,不就是间接表示,顾染不是一般人。

徐清点点头:“行,我给你一年时间,一年内你能滑出41.2秒以内,就算你赢。”

顾染问道:“我赢了有什么好处?”

徐清嗤笑一声:“能滑出这个成绩,国家队就有你的一席之地,在国际比赛中你也能拿到一个很好的名次,你还想要什么好处?”

顾染倒是不意外,仿佛国家队和国际比赛的名次对他并没有多大吸引力:“这是你和我之间的赌约,跟我能达成什么样的成就没关系。这样吧,你赢了我就答应你一个要求,我赢了你也得答应我一个要求。”

徐清一愣:“什么要求?”

顾染耸了耸肩:“暂时没想到,到时候再说呗。”

徐清笑着点点头:“行!不过你还是先把今天的训练计划先完成了,再加一个1500米技术滑,过程中我要是发现有什么我纠正过的技术问题,而你没有做到,就再加1000米。”

“我能拒绝吗?”

“不能。”

顾染咬牙:“行!”

直到顾染去加训,王指导还没反应过来,究竟每小时45公里的速度换算成每秒,是不是12.5米。

还有,顾染究竟是怎么把“一辈子也未必能达到”缩短为“一年期限”的。

他小声问一旁的徐清:“徐指导,41.2秒,咱们队现在也没几个人滑出过这个成绩,这孩子,一年时间,真的可以吗?”

徐清几乎没做思考,就脱口而出:“一定可以!”

王指导更想不通了:“那你还跟他打赌……”

“这个年纪的孩子,你苦口婆心他们未必听你的,你跟他打个赌,他就会拼了命的去练。”

不管是徐清还是王指导,就算是顾染自己也明白,每一项竞速运动都一样,愈是接近极限速度,成绩愈是难以提升。

别说一秒,就算是零点一秒,需要花费的心血和时间也是难以估量的。

再则,能滑出41.2秒这个成绩,并不代表能稳定滑出这个成绩。

挑战,永无止境。

四月,全国青少年短道速滑U系列赛迎来第三站比赛,地点就在R省的省城。

上个月第二站的比赛,R省丢掉了精心设计的接力赛金牌不说,连团体总分第二的位置也拱手让给了J省。这一次作为东道主,也是下定了决心要赢回来。

其实他们在各年龄段的各个项目都有冲击金牌的实力。但最重视的一定是14-16岁年龄组。

所有省份都一样,因为这个年龄组运动员个人技术基本已经成型,两年之内他们就将陆续走上职业道路,必然是每支队伍培养的重点。

这次,顾染也给自己定下了目标,500米的金牌,他是一定要拿到的。

而后,就是1000米这个项目,上次输给池朗,他多少有点不服气。

经过一个月的训练,他自我感觉进步神速,已经具备了和池朗争夺冠军的实力。

为了和池朗竞争这枚金牌,他甚至在集训的最后几天,将1000米当做主项来练习。

还有接力赛,不得不承认,上一次的确是利用了大家记错圈数这一个优势。

但也不是每一次都能遇到这样的事情,最终除了战术,还是要靠运动员自身实力说话。

能否卫冕冠军他不敢说,但至少要拿到前三。

出发之前,他将一切都计划得非常完美,然而比赛却并没有按照他的预料发展。

作者有话要说:

继续求营养液!!!

我大致算了一下,入V的日期大约在春节那天,上夹子正好是冬奥会开幕式。

感谢在2022-01-26 06:15:38~2022-01-27 03:53:1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眼镜和耳钉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雨与鱼 10瓶;一颗饱满的芋头 9瓶;Squidward_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6章 第 16 章

所有的预赛和四分之一决赛都很顺利。1000米半决赛,他跟池朗没有分在一个组。

两个人在检录室里遇到,池朗靠过来跟他开玩笑:“一个月不见,我发现你长壮了些。”

顾染问:“长高了吗?”

池朗抬手搭上他的肩膀:“你心里要是没数的话,我建议你看看自己的报名表。”

报名表上会填写运动员最新一次的身高体重,顾染也就比两个月前第一次参赛长高了一厘米,约等于没长。

倒是池朗,每次见他,都觉得两个人的身高差距在不断增加。

池朗不怀好意的问他:“你说你,都快14岁了,还不长个,你也不着急。”

顾染不屑的瞟他一眼:“急什么,我不长个还不是一样能赢你。”

池朗拍拍他的脑袋:“小朋友,先进决赛再说吧。”

顾染勾了勾嘴角:“进决赛不是随便滑一滑就能进。”

他俩有一句每一句聊着,那边工作人员通知第一组半决赛的选手上场。

顾染推了池朗一把:“到你了。”

这一组比赛的时候,顾染仍旧保持了以往的习惯,站在检录室门口观看。

一个月不见,池朗又有了进步,他在比赛中总是显得很自信,霸气十足的滑行,像一辆重心坦克,让对手难以超越。

但他的缺点也很明显,个头太大,就显得灵巧不足,反应也相对慢一些。只要抓住他的薄弱环节,想要赢他也不是不可能。

一分多钟的比赛,很快就结束了。结果没有任何悬念,池朗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决赛,另一名进入决赛的选手是顾染的队友。

接下来是顾染这个组,他戴好头盔和护目镜准备上场。

这一组,除了他之外,还有一名L省的队员35号和两名R省的队员,分别是42号和89号。

一起比赛过好几次,这几个人顾染都已经很熟悉了。三个人有一定的实力,比起他来还差一些。

这看起来是一场没有难度的半决赛,顾染在第一个弯道抢到领滑的位置,就能稳稳地取得这个小组的第一,进入决赛。

他是这么想的,比赛原本也该如此发展。

出发后不久来到第一个弯道,处在第二道的顾染加快蹬冰速度,抢在第一道的那名R省队员之前,占据第一的位置。

他时机掐得很准,速度也比其他几人更快。

比赛来到第二圈,顾染继续加速,然而,就在进入弯道速度拉到最快,身体弧度也最大的那一刻。

顾染忽然感觉左后方有人撞了他一下,一秒就能滑出去十几米的高速运动,过弯道时离心力最大的一刻,哪怕是一次微不足道的碰撞,带来的结果也是致命的。

顾染的平衡性很好,但被撞的那一刻他就已经失去重心,整个身体仿佛不由自己控制,以更快的速度飞了出去。

在那一刹那,顾染什么也做不了,他的他只能尽可能的保护好自己不要受伤。下一秒,右侧肩膀就狠狠地撞在了赛道旁的防撞垫上。

与此同时,后面还有一位运动员受到影响,也摔出了赛道,这个人是出发时位于第四道的L省选手35号。

摔倒的那一刻,顾染来不及关心自己的伤势,而是本能的收了一下腿,若非如此,他的冰刀很有可能划伤35号的脸。

他手臂一撑,想要站起来,右肩出汹涌而来的剧烈疼痛让他完全使不上力气,又重新摔了回去。

这一下疼得顾染眼前直冒金星,脑子里嗡嗡的,看台上的惊呼与尖叫一时间都有些模糊。除了疼痛,什么也感知不到。

比赛还在继续,两位R省的队员此时已经进入第二圈,顾染和L省的队员因为脱离赛道而被取消比赛资格。

看到顾染摔摔出赛道的那一刻,徐清和王指导皆是心下一紧,生怕他受伤。

现在比赛还没有结束,他们也不能进场,只能等顾染自己站起来,离开赛场。

短道速滑是一项非常危险的运动,但愈是危险,就愈是做足了充分准备。

防撞垫本身是软的,运动员有头盔、护目镜、身上的衣服手套也都是防切割的,最大限度的保护他们的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