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道速滑]从学霸到冬奥冠军 第58章

作者:天予昭晖 标签: 爽文 励志人生 无cp 近代现代

“你知足吧”吴凯泽恨不得扑上去咬他一口,“从小到大, 我只要考试及格, 我妈就会奖励我。我要是能考这个成绩, 我妈能把亲朋好友请到家里来吃三天流水席。”

郑文康笑死了:“你现在没机会了, 因为你连高中都考不上。”

他们初中毕业以后,冰上训练基地就不再安排文化课,而是每周有几个半天去体育学院那边上课,学历是中专。

以后读书能读到哪一步, 那就得看短道速滑能滑出什么成绩。

“滚蛋!”

这时候高梓逸问顾染:“听说你们要文理分科,小染是选文科还是理科?”

顾染想也没想就回答道:“选理科。”

郑文康也不懂, 顺嘴问了一句:“为什么?”

顾染笑道:“对我来说,可能花的时间比较少吧。”

“……”

吴凯泽深情感慨:“这就是人与人的差距,学习比不过人家,连滑冰也比不过人家,关键是人家年纪比我小, 训练时间还比我短, 唉……”

顾染搂过他的肩膀:“师兄不要妄自菲薄,努力哦, 你还可以更差的哈哈哈。”

说完,他就感觉屁股被人捏了一把。是吴凯则本来搭在他脖子上的手迅速下移,捏完了还要评价一番:“咱家孩子这屁股,手感绝了!□□弹弹, 又白又嫩。”

郑文康问:“你怎么知道又白又嫩。”

吴凯泽理所当然的说道:“他洗完澡出来换衣服的时候我看到了。”

郑文康恍然大悟般点点头:“等他下次脱光了我再捏一把。”

顾染把手伸到他俩后面,一人屁股上捏了一把:“你们俩的也不错呀,捏自己的不好吗?”

几个人说说笑笑来到食堂,正巧碰到了徐清。

徐清知道顾染上午去学校领期末成绩单,就顺嘴问了一句:“考得怎么样?”

郑文康抢先替顾染答道:“不怎么样。”

徐清皱起眉头,还是以鼓励为主:“下学期还得努力,要是还考得不好,就说你是隔壁花样滑冰队的。”

郑文康把后面半句补上:“只考了个年级第八而已。”

徐清面不改色:“哦,这样,那我去开家长会,这个问题要跟老师好好沟通一下。”

“……”

顾染白他一眼:“徐指导,你自己想要孩子就抓紧生一个,干嘛老占我便宜?”

徐清哼笑一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他这么不要脸,顾染也无话可说:“不好意思,没有家长会。”

“……”

这两个月没有比赛,训练强度比起精英联赛期间要小一些。马上就要过年了,队员们训练态度多少有些散漫。

顾染却一点也没有懈怠,每天依旧该怎么训练就怎么训练。甚至为了准备1500这个项目,他开始加练体能,以及一些关于耐力的专项训练。

一开始,顾染有点不适应。毕竟顾染以往主要练500米,对1500米的比赛节奏、路线和战术一点也不了解。

在这方面,高梓逸给了他许多帮助,毫无保留的与他分享自己的经验。通过他的悉心指导,顾染可以在训练中少走许多弯路。

高梓逸为了陪他练1500米,每天晚上也跟着他一起去冰场给自己加练。

顾染也拉着师兄一起练弯道技术,两个人互相配合对方。

这倒是解救了徐指导的老腰,他现在只用站在冰场中央,动动嘴皮子就行。

顾染也没有忘了要向孟语乔请教的事情。说实话,给对方发消息之前,他多少有点发憷。

毕竟这位冰山美人怎么看都不是好相处的样子。虽然顾染跟他有过几次交流,但是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他怒喷何杨时的那股气势。

他到现在还记得,孟语乔说过这样一句话:“跟你这种人成为队友,那我宁可不进国家队!”

虽然没有当面问过,但是整合多方消息,顾染几乎可以肯定。这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就跟三年前那次“轮转冰”比赛,以及进入R省省队的名额有关。

孰是孰非,他暂时还不清楚。

但是,凭直觉,他还是偏向孟语乔这边。

顾染点开微信,想想还是给孟语乔发了个条微信:“大乔……”

“叫师兄。”

顾染从善如流的改了口:“师兄好。”

“什么事?”

“我想,请教一下……”顾染有点犹豫,他感觉以孟语乔的性格,可能拒绝别人也不会拐弯抹角。

那氛围一定会很尴尬,从此以后大概是要躺列了吧。

“说!”

顾染想了想,认为应该先吹一波彩虹屁:“我觉得你的弯道技术特别好。”

“那还不是被你超了。”

“!!!”

果然不出意料,确实有点措手不及。

顾染硬着头皮说道:“那……是个意外吧,你当时失去平衡,路线偏了。可是你在过弯道时,冰刀刀刃与冰面的角度非常极限。”

孟语乔果然没跟他拐弯抹角,直截了当的问道:“你也想试试?”

顾染立刻发了一个字:“想!”

他犹豫了一下,又想补充一句“如果不方便,就算了”,哪知道他字还没打完,对方的回复就过来了:“行。”

“!!!”

顾染东拉西扯了半天,没想到对方这么爽快。

“谢谢大……师兄。”

“二师弟别客气。”

“……”

行吧,看在他这么爽快的份儿上,顾染当一下二师弟也认了。

不一会儿,孟语乔那边就给他发了一个文档。顾染点开一看,里面是用纯英文写的。先从概述开始,再到原理、比赛中的运用……后面光是练习的方法和步骤就有几十页,其中还穿插了图片,非常详细。

孟语乔问道:“能看懂吗?”

顾染说:“我尽量。”

“哪里看不懂就问我,我给你讲。”

“好。”

没过一会儿,孟语乔又给顾染发了几个视频过来,是一个外国人在指导队员,详细讲解分解动作。

顾染倒也真没跟他客气,有什么不懂的就直接问。两个人的作息时间也很统一,互相发消息,几乎都能秒回。

训练的时候,顾染也会把视频拿给徐清和高梓逸看,三个人一起研究。

视频中那位外籍教练说了什么,顾染还会尽量的翻译给他俩听。

有了孟语乔的资料和讲解,再加上徐清和高梓逸的帮助,顾染的进步很快,也渐渐找到了一点感觉。

这天晚上训练结束,顾染和高梓逸一起回宿舍,两个人一边走一边还在讨论训练的事情。顾染还把他和孟语乔的聊天,尤其是孟语乔给他发的语音讲解放出来听。

高梓逸笑着感慨了一句:“看不出来,他这个人原来这么有耐心。”

“是吧,我也没想到。之前在比赛中遇到,他总是一副清清冷冷的表情,谁也不搭理,没想到人还挺好的。”

想到这里,顾染突然想到,既然是交流技术,总不能一直是孟语乔给他发资料,而且发的都是人家真金白银从外籍教练那里学来的资料。

大家应该有来有往,相互交流,他似乎应该给对方也分享点什么。

回到宿舍之后,顾染左思右想,翻出了一个笔记本。那是他去年在上海参加国家青年集训队时候的笔记。

当时,参加集训的都是各省省队,没有俱乐部。这个信息采集技术或许可以和孟语乔分享一下。

于是,他把笔记拍下来,给对方发了过去。

不一会儿,他就收到了孟语乔的回复:“字写得不错。”

“……”

就在新年放假的前一天,同学们都已经放飞自我,准备回家过年。当天晚上,顾染仍在滑冰场训练。

徐清和高梓逸也在旁边陪着他,看他不厌其烦的一遍一遍通过弯道。

高梓逸看了一眼时间,都已经八点半了,顾染又练了一个小时。

他看顾染已经忘记了时间,也没有要回去的意思,忍不住开口劝道:“要不,等过完年回来再练。”

徐清也说:“你最近训练量有点大,小心受伤。”

顾染背在身后的手给他们比了个“三”,意思是最后三圈。

徐清和高梓逸也没说什么,就站在场边看着他滑。

第一圈、第二圈,顾染顺利通过弯道,虽然速度还行,但是显然还没有达到他想要的效果。

就在最后一圈,即将进入弯道的时候,他突然有一个连续蹬冰,速度一瞬间加满,为了对抗巨大的离心力,顾染身体向左侧倾斜,左腿外刃作为支撑,与冰面的角度到达了极限,丝滑的感觉从冰刀上传来,与此同时,那一瞬间他明显能感觉到速度的变化。

下一刻,他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通过弯道,收腿蹬冰,倾斜的身体重新建立平衡,来到直道。

顾染兴奋的直起上半身,滑到高梓逸和徐清跟前:“就是这种感觉,我找到了!”

高梓逸笑着点头,看起来比他还兴奋:“确实,过弯道的时候,速度肉眼可见的提高了。”

“是吧,”顾染摘了头盔和护目镜,又抹了把额上的汗水,“不枉我练了这么久。”

一旁的徐清却忽然站出来泼他冷水:“别高兴得太早,这就成功了一次,之后还得继续练。”

顾染敷衍的点头:“知道了,知道了!”

徐清忍不住在他头上捋一把:“小崽子。”

过年这几天正好是冬奥会,本届在韩国举办,看比赛都没有时差,体育频道每天都有各个冬季项目的比赛直播。

顾染家里总有亲戚走动,大家都知道他现在在省队练习短道速滑,来了就得问一句:“听你爸说,你可厉害了,拿了好多金牌,怎么没去参加冬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