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罪 第2章

作者:液液液液液 标签: 年上 近代现代

张明峰说:“我也是,那人还朝我胸口踹了几脚,警方说从脚印看是一种高帮皮靴,可这种鞋,只要是劳保店就有的卖,实在是找不出线索。领导见我住院了,虽然都很重视,可我前段时间和立夏分局的领导吃饭,他问了我被打的事儿,他说现在有几起伤害案,作案手法相似,上面正讨论要不要并案,我问他都有谁,他说了你们几个的名字,不知道怎么了,第一时间我就想到是他。”

“那你没跟警方说?”吴一问。

“说?怎么说?说咱们小时候做过的那些事儿,说那些是年幼无知?你觉得光荣?是他回来报复吗?拜托,我是在领导身边当秘书的,这要是传出去,我怎么混?”张明峰敲了下实木桌子,力气之大,把碗筷都震动了,一泄他有口难言的愤懑。

周立和应和道:“对啊,明峰那天晚上就给我打了电话,他和我说了这事情,我也猜到是他,可我俩这身份……还有孙雨,毕竟也都是有头有脸的。”

孙雨见提到自己,赶紧摆手,说:“别扯我……我没被打,我也没报警。”

惟独赵渊扯了别的:“孙雨,你不打算和那个人离婚吗?”

孙雨又摆手,低着头不说话了,正好这时她手机响了,看见屏幕上的名字,她几乎条件反射的发起了抖,赶紧接了起来。大家安静了,只能听见火锅的咕噜咕噜滚开的声音和电话那头暴怒的男声。孙雨挂了电话,拿起大衣便起了身,“你们商量吧,告诉我结果就行,警察来问,我肯定不会说漏了,我得走了。”

张明峰想拦,赵渊起身阻止了他,“让她走吧。”

吴一给她把卷帘门拉开了个小缝,一阵冷风从门外吹了进来,锅里飘出的雾气都往大胖子钱思维那里飘了去,钱思维站起来扯了一段鸭肠涮了涮,裹了裹碗里的蘸料,塞进嘴里冷笑着说:“张明峰你真不愧是给领导当大秘的,当年做错事不想认,现在人回来报仇了,你还想往人家身上泼脏水是吧?什么好事儿都是你的了。”

张明峰就像被说中了心事,脸刷得红了,“钱思维,你……”

“其实直到现在我还烦他,想想他那副倒霉样子我就觉得来气。”钱思维放下筷子,掰了掰手指头,发出咔吧咔吧的声响,眉头也是皱得死紧,脸上的油腻几乎都聚到那些皱纹缝隙里了,“所以,你说怎么办?咱们就按你说的办。”

张明峰怼了钱思维一杵子,“你说话怎么大喘气?”

“哼……”钱思维又去捞牛肉,“要不当年我也不能带头。”

“那你们呢?”张明峰问在场的其他人,见众人点了头,他压低了声音,生怕被他人听见似的说:“行……回头警察再问,那咱们就……这么说……”

张明峰叨咕完了,钱思维皱着眉头道:“这样行吗?也太牵强了吧!”

张明峰说:“三人成虎,到时候吴一和孙雨就去做个证,咱们受了这么重的伤,必须让他坐牢。”

“对。”赵渊应道。

倒是周立和拍了拍脑门,想起一件事来,“王雪绛怎么办?”

张明峰愣了愣,俨然忘了那个远在张州的另外一个同学,“或许他想不起来,王雪绛本人在张州混得好着呢,就别牵扯他了。”

“……也是。”周立和疑惑的说道。

“来吧,既然商量妥了,咱们就干一杯吧。”赵渊举了手里的豆奶瓶子,几个人响应着碰了碰,喝完,还砸吧砸吧嘴,感慨道:“这豆奶才是吃四川火锅最正宗的搭配啊!”

这时,窗外飘起了雪花,北风卷着,在路灯的映衬下,舞得极美,没多久,地上就白了。然而这白雪,却掩盖不住人心的罪恶。

第二章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了,下课!”龚月朝话音刚落,教室里就乱了起来。可真是难为这些正是主意最正阶段的半大孩子老老实实地坐上一节课听他絮叨。几个爱捣蛋的男生朝他鞠了个躬,齐齐地喊了一声“小朝老师”,便一个推着一个往外走,刚出了教室门,走在最前面的突然停了脚步,后面一连串的就都碰在了一起。最后面的那个混小子是班里的刺儿头,朝第一个大喊:“罗旭伟,你他妈停个毛,撞死老子了!”他夸张的揉着自己的额头。

被喊作罗旭伟的男孩子没说话,反倒是罗旭伟后面的人嘲笑说:“罗旭伟遇见二班的班花了,你体谅一下。”

“哦……”刺儿头故意拉长了声音,正好全班同学都听见了,一时间爆笑声充满了教室。

龚月朝面上带笑看着他们,感叹着年轻真好,虽然有时候这些人实在是会气人,有一次他被气到下课了他坐在办公室的椅子上缓解半天后脑勺都在嗡嗡作响,但真的与他们相处久了,就会就觉得他们实在是天真可爱的。

随江市第五高级中学是当地的一所非重点高中,位于随江市立夏区,龚月朝来到这所高中教书整整五年了。他今年教高一的三个班的语文,基本每天都要上三节课,他即喜欢学校,却又因为小时候的经历对于学校有些抵触,喜欢的点在于学校环境相对闭塞,人际关系也较为单纯,虽有勾心斗角的,与外面相比好得太多。他性子很随和,可真心朋友并不多,心理医生说他有不太严重的交际障碍,他自知是如此,因为他的好友陈煜生就在这段友情中总是处于付出和包容的那个角色。也许是职业关系使然,他会主动对陌生人施与一定的关怀,但对方想要接近他,他却自觉自动的与他人保持几分距离,有不了解的人说他清高不好接触,可与他交往久了的人听见这样的话还会帮他辩驳说龚老师特好。他是教研组出了名的好脾气,任是谁说什么话都自己消化决不会发牢骚的主儿,一般开玩笑的话,他基本一笑而过,再加上人畜无害的长相,很是讨这个阴盛阳衰的语文教研组的大姐和阿姨们的欢心。

他洗完手,便将卷起来的衬衫袖子放了下来,拍了拍落在身上的粉笔灰,系好袖扣,拿着挂在椅子上的大衣和讲台上的讲义,不慌不忙的往办公室走。路上遇见几个学生朝他问好,他一一应了,办公室离教室不远,他走进去把衣服放在椅子上,喝了口上课前晾的水,温温的刚好解渴,几个女老师在聊最近发生的八卦,龚月朝愿意听学校的老师们掰扯这些,但不参与其中,主要是因为有趣,还是他接触外界烟火气的一个渠道,可以打开他孤闭的内心。见他来了,有个热心的女老师从桌子上的塑料口袋里拿出几个青皮橘子扔给他,“龚老师,下课了呀,来吃橘子,可甜了。”

难怪办公室弥漫着一股橘子特有醒神的香气,办公室的暖气片上还摆着快被烘干的橘子皮作为空气清新剂,给这烦闷的冬日加了一点趣味。

他笑着道谢:“谢谢张老师。”并不客气,拿过来一个直接拔开了,细细地摘掉橘子络放在橘子皮上,才送了一瓣到嘴里。

给他橘子的那个张姓老师见了,就说:“龚老师,你可真细致,那橘子络降火的,你还给摘了。”

他说:“我不爱吃那个,有点儿苦。”手上还没停下摘橘子络的动作,除了这个原因,他内心还讨厌这玩意缠牙,可又不能说,显得矫情。

不出意外的,张老师又笑话起他来:“大男人,还怕苦?而且这也不苦啊……”

龚月朝怕吃苦味是出了名,舌头又很敏感,平时喝水都是白开水,咖啡、茶和巧克力一口都不碰,食堂做得苦瓜更是绕道走,他是觉得橘子络苦才不吃,柚子也不吃,还没人知道为什么。龚月朝知道张老师说得那是玩笑话,笑着低头继续扒着橘子络,并不辩解。

她们说着说着就聊到了近期发生的社会事件,有个老师突然放低了声音,还露出那种讲秘密会特地表现出的神神秘秘的表情来,就好似这件事不足与外人道来,又或者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一般开腔都是诸如“你们知道吗?”这类,这次也不例外,她先说了这句话,随后便接着说:“最近的新闻里不是说咱们市里接连发生好几起伤害案件吗?”说完她满意地看别人表现出好奇来,接着故作神秘的说:“前两天又有个人被袭击了,好像还是区政府的大秘书,上面领导见不得底下人受伤,主管公安的那个副区长特别很重视,下了死命令要他们破案,哎,你们不知道,我老公已经好几天没着家了。”说话人的老公是立夏区公安分局的,她对这种社会事件特别敏感,总能分享出来一些内部信息,也不知道公安内部是不是需要遵守保密协议。

龚月朝安静的听她们聊天,将摘的干干净净的橘子瓣放在嘴里细致的嚼着,微微酸涩的汁水顺着齿间渗进喉咙里,滋润了他连讲了三节课等吃完了,拍了拍手上沾着的东西,从笔筒里抽了根红笔出来,开始批改今天收上来的作业。

一个老师问道:“哎,谁这么丧心病狂啊?”

“不知道啊。”那老师先摇摇头,然后说:“那个大秘书伤得倒是不重,现场几乎又没留下什么线索,感觉作案的人智商很高呢。”

“哎……现在的社会啊……”这一声感叹还没发完,上课铃响了,说社会事件那个女老师突然想起自己有课,抓起桌子上的教案便往教室奔。上课铃好像也是约束老师的利器,几个老师都纷纷回到自己的座位,一边有一搭无一搭的聊着天,一边或是备课,或是批改作业了。

学校食堂的饭菜实在是寡淡而又无味,而且从树叶子变黄开始往下掉之后,菜谱就变得单一起来,饭桌上的菜就是白菜萝卜豆腐土豆这几种相互交替,有时候一周都见不到些绿色,龚月朝属于那种易瘦体质,吃得不好就要往下掉秤,只好晚上回家给自己加餐,他又不太会做饭,把自己伺候得一塌糊涂。有老师悄悄议论说校长把食堂承包给了家里亲戚,每月他们交上去的伙食费吃不完也不退,而是被校长和他的好亲戚贪掉了,所以才吃得这么差,于是三人成虎,大家就都这么认为。今天做得是白菜炖豆腐,一大盆菜里就孤零零的飘了几块被炼了荤油的肥肉片,浑浊的汤汁里也见不到几朵油星,炼好的荤油,周末会用来包包子,一口下去,腻得人头顶发麻。

食堂就是这么个让人食欲全无的地方,龚月朝平时话少,也不抱怨,就着萝卜咸菜吃了半碗饭,便撂了筷子,同一桌的女老师吃得气鼓鼓的,念叨着明天肯定带瓶老干妈来下饭。

龚月朝刚站起身往外走,兜里揣着的手机却响了,他见是母亲,便接起来:“喂,妈。”

他与母亲算不上亲近,他上初二那年,他那个瘫痪了两年多又不停酗酒的父亲终于去世了,没多久母亲便改了嫁。龚月朝不恨母亲,甚至觉得是父亲拖垮了母亲,她也有追求自己幸福生活的权利,母亲在婚后第二年就与继父生了个女儿,继父对他不温不火的,他妹妹降生后就更显得生疏了,其实他也理解,有了亲生的,谁会对个拖油瓶付出真心。

龚月朝那时候本来就自卑,在那个家里都是尽量减轻自己的存在感的。高考选了个学费较低的师范类,去了省会张州,大学四年,他没依靠家里,都是靠做家教赚生活费,偶尔还要给妹妹买衣服和小零食什么的,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好在他运气不错,毕业后就回随江考上了老师,他本来是住在继父家里,后来以离学校远为由打算搬家。随着妹妹年龄渐长,一家四口人挤在那个不足七十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实在是捉襟见肘,而且他见不得那三口人亲亲密密的样子,仿若自己就是个外人,他本想租房,谁知继父却拿了十万给他,还说了一番语重心长的话:“月朝,你看这些年,叔叔没有给过你什么关心,你妈妈的心思又都在涓儿身上,你学费啊生活费都靠自己赚的,我这也没什么钱,涓儿花钱的地方还多,只能拿出这么多来了,估计够你买个二手的小房子付个首付,你先自己住着,等以后找着对象要结婚了,叔叔再给你拿钱换大的。”

龚月朝从来不了解继父,或者说就没想过要试着理解过,当拖油瓶这么多年都没改口叫过他一声“爸爸”,他以前所经历的事情是懒得对别人讲的,也让他对谁都保持几分生疏,听继父说这话,眼泪在眼圈里打了几个转,愣是被他憋了回去,生硬地说了句“谢谢”。他不知道这是继父的真心还是母亲为了拉扯这薄弱的亲情关系贡献出来的私房钱,但他内心真的是感谢的。

现在他与母亲那边联系不多,更谈不上亲近,他怕打扰,基本上不主动打电话,偶尔母亲会给他打电话,大多数都是叫他回去吃饭,这次想必也是这个事情。

母亲的声音带着些兴奋,“小朝,你叔叔从灵泉弄了些河蟹回来,哇,个顶个的肥,晚上回来吃个饭吧。”龚月朝不太喜欢母亲叫自己小朝,因为总觉得像在叫混在张无忌身边的小丫鬟。也不等他反抗,似乎有只活泼的蟹跑了出来,母亲也不等他回应就喊了一声:“喂,你往哪儿跑?老谢,去抓一下那个螃蟹,左边,左边,又跑右边去了……”

龚月朝出了食堂,极有耐心的等着母亲和继父抓完了螃蟹才有空理他。“小朝啊,这河蟹是真的好,满地乱跑,你记得回来哈!”

“……嗯,好。”龚月朝答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