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人间 第112章

作者:老草吃嫩牛 标签: 布衣生活 业界精英 古代架空

  这眼见着老两口要吵嘴,黄伯伯赶紧摆手说到:“晓善那,你段爷爷就这样儿,你别心里去,这样,你先家去,先把你家传承的册子拿来,给这位老先生看看。”

  那叫花小善的小胖子脾气很好,先是对段奶奶那边摇头表示自己没事儿,又点点头相当乖顺的就走了。

  待他走远了,九德先生才好奇的问黄伯伯:“奇怪,国内大赛我也是几十年间一直去的,可是这位小学徒,我却从未见过?前些年我跟几个先生把这老手艺归档著书那会……在中州博物馆的档案里,这位花家,是早就断了代的……那边填的可是绝档!”

  段爷爷对这段历史可是清楚,他又按耐不住的蹦跶了出来说道:“就是没断啊!没断啊!老花家以前有个上门结契的,后来拿了学徒册子他跑了……”

  说到这儿他极其神秘的低头大声说:“说是晓善他爷不顶用了,那儿!”

  他用眉毛对着九德先生裤子一扬眉继续说到:“他爹是领养的……不过呢,到晓善这儿也是断定了,老先生您看他右手了没有?郡里工艺品厂,作业事故!咔嚓一刀下去,四个指头没了!嘿!他残疾了……您说是不是断了?”

  段奶奶“啪!”的一下又给自己男人一巴掌。

  拍完她抱歉的笑着对九德先生说:“您甭听他胡咧咧,晓善命苦,他爹在他两三岁就没了,这手艺不是从那娃儿手里断的,是来不及传下去……您问他黄爷爷,是个人就知道,就这老东西不知道!我想把他牵回去,您老先聊着。”

  段老太太说完,扯着自己老头子的耳朵就走了。

  街坊们看着他们离去也是哈哈笑成一片儿。

  正在这当口,街口老饭庄的四五位伙计,人手提着一个三层藤制食盒来到众人面前。

  老街坊一看杆子爷要招待饭,就纷纷站起来说要回家吃,待一会儿再来。

  就这样,场子这边迅速安静下来,一桌子老三巷传统席面的上等大八金,便摆在桌子当间儿。

  等大八金摆好。

  周遭又用十盘应季热炒围拢。

  这大八金分别是,卤,鸡脖子皮,鸡舌头,黄鱼肚子,鸭掌,鸭脖,半岁猪上肩,两岁黄牛楠,三岁驴铜钱(驴鞭)。

  江鸽子指着桌面轻笑到:“几位请把,这可是老街坊的心意,您们吃了,明儿出去还真得给老少爷们放放水呢!”

  他这话说完,九德先生便指着他哈哈大笑起来。

  “我说杆子爷,本来没啥事儿,那边执政的的还在呢!您这话祭就出来了,咋办呢……香,真香!我这筷子可都不敢下了,这算是行贿吧?嗯……好吃,那老朽就受贿了!以后咱常来常往,这样的,就多多益善!”

  这老先生举止洒脱,他说不伸筷子,就不伸筷子!

  一片厚厚的驴铜钱肉儿,汁水淋淋的就生抓着丢进了嘴儿里。

第51章

  江鸽子一脸发愁的看着自己小屋的地面。

  地面上, 足有半人高, 已经发黄的传承册子, 随意的一堆堆放着。

  靠墙的地方,还叠放着七八口打着工匠徽章花型的工具箱儿。

  什么绣花匠人的箱子,铜器匠人的箱子, 藤匠的箱子……民间七十二行, 这里足占了十二行。

  有的箱许是临时从地里挖出来的, 那上面泥巴都还没清洗干净, 就给江鸽子送来了。

  做人杆子爷已经很累,很操心了。

  现在这群老街坊还要逼着自己成为大艺术家?

  这不胡闹呢么!

  胖乎乎的花小善犹如丢出心病一般的, 用自己的半掌压着家里的几十本传承册子,满面带笑的说:“杆子爷, 我家的传承都在这里了!我家传的手艺箱子, 还有这个传承册子!今儿就都交给您了!

  您回头随意找一支毛笔, 是添在我阿爷的名下做我阿叔也好, 我父亲的名下做我大哥也成!反正都随您!真的,这也不费什么事儿呢!你就写个名儿, 我家祖宗若是知道你来我家传承了,手艺的血脉没断,他们高兴的能从地下爬出来。”

  你快放过你家祖宗吧!人家好端端的棺材里睡着,你非要人家爬出来?

  江鸽子在炕上盘腿靠着墙,双目发直的目视前方, 他说了太多一模一样的话, 就有些懒得再重复的发话道:“你赶紧把它们抬回去, 也不费什么力气。”

  花小善理直气壮的摆手:“我?抬回去?那可不成!不瞒您,昨晚我都跟祖宗们说了,祖宗们很高兴呢!”

  江鸽子有些惊吓扭脸看他,他很想问下,他到底是如何跟他家祖宗沟通的。

  半夜挖坟么?

  花小善用极其确定的口吻说:“我在心里告诉的祖宗,他们必然是高兴的!杆子爷,您也甭劝我,没用的!我要有天分,早就添了名字,拿了家里的荐书去中州深造了!像是我家这样有传承的,读书可是国家给钱儿的。

  您以为,我不想去!没那天份!我就是不成,我是真的丁点天份都没有!这一点,就是我阿爷从棺材里爬出来也没用!雕刻这玩意儿……入不了行,就是入不了!再者,如今还有几个巫?也没有女神庙需要雕刻藏经了,要不然我家也不能断了,手艺人不管手艺多好,最后的目的就是吃一碗饭,那如果饭碗都保不住,人都要饿死了!有这个传承还不如没有呢。我阿爷活着那会子,好不容易收个徒弟,还被人家叛出了,哎……如今他们也可以瞑目了。”

  平时挺羞涩的小胖子,一旦推起包袱来,这话说的叫个轻巧。

  江鸽子哭笑不得。

  他说:“你还是叫你家祖宗在棺材里不要瞑目吧,这个活计,我也来不了!真的!我也没天赋。”

  花小善才不上当,他绝对不相信的大声说:“您是谁啊?旁人不成,那您搞点这个小艺术,还不是手到擒来么?人家那位老先生也说您屋子盖的好呢!那么大的亭子您都能盖得,何况这个小小的雕刻?我家这个传承,我跟您说白了。其实一点儿都不难……就是往小的雕,越小越好……越小越艺术!”

  哦,微雕啊!

  小胖子满面愉快,总而言之,传承他不要了!他甩锅了!他终于可以自由自在的,不用内疚的活着了!

  真开心!

  屋外在哗啦啦的下着细雨,受九德先生的指点,老三巷的街坊总算找到了指路明灯。

  没错!就是考个艺术学徒呗,再把大家的房子租给自己人呗!

  这太简单了!

  我们有杆子爷啊!

  就这样,打九德先生昨儿离开起,江鸽子这屋子就没断过人。

  只要想起家里有传承册子的,人家倒也痛快,都抬着抱着给江鸽子送来了。

  老三巷前些年过得不好,基本没跑的手艺人,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断代了。

  “我,还艺术?你们快不要妄想了!姓江的以前是做屠夫的。你们说……明儿艺术大会我牵一头牛去给他们表演杀生好不好?”江鸽子哭笑不得指指自己,真有点佩服这老少爷们的脑回路:“你们找段老四都比我靠谱!还艺术?可别妄想了,都赶紧给我搬回去!”

  许是这段时间,太多艺术家给江鸽子留下难以磨灭的坏印象,他态度强硬,十分坚决的一直在拒绝老街坊们的“好意”。

  正说着,邓长农他们挤开人群,一人抱着一大堆册子进了屋,直接给江鸽子放在了床铺上。

  江鸽子刚要骂人,却不想,薛班主一手点着盲杖,一手也抱着一堆册子的进了屋。

  屋内一片拥挤,薛班主只好脱了鞋袜,被何明川扶着上了炕!

  江鸽子无语的看这老家伙趴在炕上,开始摸摸索索整理起自己师门那份传承册子来了。

  而他的传承册子,又比花小善家的册子年代要久,代数更是多,人数也多。

  江鸽子斜眼看了一下才知道,往日都班主,班主叫着,原来人家这传承班子叫做《华彩班》。

  那一炕的绢面传承册子,每一册都端端正正的写着华彩谱三个大字儿。

  江鸽子嫌弃他家册子都是生霉味儿,几次想叫他回自己屋里整。可看这老头儿摸索玩意儿的那股子莫名凄凉样子,这话他就咽下去了。

  只说到:“我说老班主,您可甭折腾了,再折腾掉炕底下了!”

  你回你自己屋里折腾成不成,在我这边裹什么乱?

  薛班主抬起带着面罩的脸,甚是傲娇的哼了一声:“我说杆子爷儿!你羡慕就羡慕呗!说什么酸话儿呢!我家这册子,您看看名字就知道当年的盛况了,那时候我家一个大班,下面十数个小班儿,年尾都不够分配的,要提前一年定下,下年才能轮上,那最兴旺的时候,还去过金宫!给陛下唱过大台子……还拿过千贯的赏钱儿……”

  江鸽子捏着眉心肉,很苦恼的说:“我一点都不羡慕您!”

  “那谁知道你羡慕不羡慕啊?您啊!忙您的!跟我个老瞎子计较个啥?我可是有传人,三呢!我可不像他们,要啥没啥!造孽呀……这是缺了什么德了,把祖宗往外推……”

  一屋子可怜人都涨红着脸,生咽着难听话,辩解都不敢的都顺着墙往外溜。

  薛班主哼了一声,继续摸索着摆那些册子。

  他也看不到,可偏就没有一本的号码摆错了的。

  他说话向来就如此难听。

  甭说这些人,江鸽子他都很少让着,从来都是有啥说啥,是个很傲娇的小老头儿。

  人家打几岁登台一炮而红,就被观众当大宝贝一般的呵护到现在。平日吃穿都有戏迷供应,给的都是好东西。

  就连这老头儿的内裤,都有戏迷知道尺寸,到了节下一堆一堆的往老戏台下送。

  在人家的字典里,是不存在容让这个词儿的。

  江鸽子招惹不起他,只能扭脸看向段四哥。

  段四哥摇头如拨浪鼓一般的退出去了。

  他是胆子得有多大,敢去接别人家的传承。

  江鸽子再去看黄伯伯。

  黄伯伯却洋洋得意的举着一本薄薄的,崭新的传承册子说:“您甭看我!没用!再说了,伯伯能跟杆子爷儿比?那都不是一回事儿好么!再者,他们也不信任我!我就是过了考验,入了行当拿了资历,他们也不会放心屋子落在我名下!您就认命吧!除了您……哼,这事儿啊,换谁也不成。”

  屋子里的人齐齐点头。

  江鸽子无奈的向天翻着白眼儿。

  黄伯伯还在那边摸着册子唠叨:“哎呀……天赐良机啊,女神庇佑啊,合该我家有命数啊!您瞧瞧,我自己也有传承呢!人活一世,总得给孩子们留点玩意儿不是!

  您瞧瞧~到我这里~刚巧第一代,我家这传承就开始了。

  嘿,早年那时候咱郡上资历局一团乱,给点钱儿就能买个空白册子,谁能想到呢,还真买对了。如今您再去资历局问问?这玩意儿……家里少了十代,没有个国际艺术家做授业师,那是~想都甭想呦!

  要么说,乱世机遇多呢,咱这里~多好的玩意儿~都白瞎,您呀,就认命吧!换了您,谁敢把家里一套屋子托付出去?您就当做好事,接了吧!接了吧!”

  黄伯伯这话说的其实没错儿,凡人俗世,谁家敢把自己的祖业托给旁人?

  江鸽子算是半神。

  神仙也不能惦记大家那点祖业不是。

  如此,只一晚上的功夫,江鸽子这里,像是花小善他家这种有百代的传承的,就来了两三家。

  都是一大早上送来的,东西放下,人转身就跑,生怕他不要。

  而这些传承册子上的技艺,怕也是因为主人为了奔一碗饭,一家人的温饱,而无法顾及,最后算是都彻底断了根的。

  江鸽子有些可惜的看着这些东西,以他的经验,虽他从没有去过中州,甚至本国的国都也从未踏足过,然而像是这些已经成为古董的玩意儿,应该相当值钱吧。

  别的不说,中州中心点儿位置的房子,总是能换一套的吧?这可是有千年的古董呢!

  他心里这样想的,便抬头对老街坊们点明了这件事。

  “这些玩意儿,中州那头国家历史博物馆好像有分类,也有价目,不若你们去看看?”

  赶紧拿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