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第175章

作者:媚骨 标签: 种田 穿越重生

  “是。”迎春忙的把茶端了上来,送了茶后,退到一边去候着。

  李问喝了一口茶,与张掌柜说报社的事情,现在地方和人员都已经到位了,就 是出报纸的事情,眼下朝中的事情、城中百姓们所关注和议论的事情,还有时下的 趣闻趣事等等,都可以作为刊登到报纸上的内容,不过前面这些事请不需要张掌柜 这里负责,张掌柜只要负责后面的刊印就姓了。

  “行,报社确定了版本和内容之后,到时候会交到书店去,到时候印刷和售卖 的事情就交给张掌柜你了。”

  “报纸是每日都出的刊本,是讲究时效性,过了今日,等第二日这个消息就没 有价值了,所以咱们卖的报纸最好是在当天就卖出去,因而这个定价就不好太高, 最好定在几个铜板一张,每人都能花钱买上一张,薄销多利,咱们也能赚钱。到时 候你在城中雇佣一些小童售卖报纸,比如卖几张报纸能有一个铜板,想来会有人想 赚一点生活费,这些事情到时候你再安排就好了。”

  “是是,东家,小的明白。”张掌柜现下知道他们心东家是个当官的,还是京 城大名鼎鼎的李六元,第一次走进六元府,他两条腿都是打颤的,心里还有莫名的 兴奋,能为李六元办事,他这辈子都值得了。

第六十七章 二更

  李问并不知道张掌柜的心里在想什么,自然也不知道张掌柜把他当成神一般的 人物来看待。张掌柜是他手下做事的人,他的身份早晚都会被对方所知道,因而他 也就不瞒着对方他的身份了,“过两日我要到外地去一趟,归期不定,书店的事情 就交给你去处理,凡事你做主就好。若是实在做不了主的,就让人往我府上送个消 息o,,

  “好的,好的。”张掌柜知道他不便在东家这里多留,就起身告辞了。

  “迎春,你送张掌柜出去。”李问让迎春去送人。

  “是,主子。”迎春送了人出去。

  张掌柜出了六元府,回身看了一眼挂在府上的匾额,才转身走了,还有点不敢 相信他刚才进的是六元府。

  等人走了之后,李问就进了书房,这一忙又是忙到半夜才回到屋里。

  夜里感觉到床前站着一个人,那人似乎还留了一会,他感觉到有一只手放到他 的脸上,只是那会儿他实在是太困了,睁不开眼睛,因而就没有醒过来。来人似乎 只是为了看了一眼他的少年,看到人,就走了。

  第二日到翰林院去的时候,李问找了曹老翰林,说了想聘请他当报社顾问的事 情。若非突然接到皇帝的任命,让他到襄州去赈灾,报社的事情李问是打算亲力亲 为的,不过这会儿没办法,就只好找一个人把把关了。

  在翰林院中他和曹振清的关系最好,他也了解曹振清的为人,知道他并非是刻 板之人,对方应该会接受他的遨请,因而他今日才来找的曹振清。而且曹振清身在 翰林院,到时候邀请其他的同僚们写稿也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要能请到曹振清当 这个顾问,就是一举两得了。

  办报一事他是得到天子的同意,因而只要文章不是鼓动百姓造反,做出什么对 朝廷和大成不利的事情来,皇上那里都会允许他们继续把这个报纸办下去。

  对方还不知道什么是报纸,李问又花费了一点口舌与曹振清解释,问道,“不 知前辈对此感不感兴趣,是否愿意当我们这个报社的顾问。前辈自可当这是在翰林 院之外的一份工作,并不会太辛苦,报社每月还会另外支付前辈一份工薪。”

  “哎,不提什么工薪不工薪的,你说的这个报纸,我倒是觉得有点意思。”曹 振清对此倒是有点兴趣。

  “那若是前辈同意,那这个事咱们就这么说定了?等今日放衙之后,我带前辈 过去报社瞧瞧。”李问笑道。到时候每月月结,让张掌柜派人把月钱送过去曹老翰 林的家中便是了,总之也不会亏待了曹老翰林。

  “行行。”曹振清这是同意了。

  到了下午放衙之后,李问特意让人安排了马车,接了曹振清到报社去。

  报社是在书店后边进去的一个小院,李问这几天在忙,他也是第一次过来这里 ,所以并不认识路,是张掌柜带了他们过来。

  院子的门口并没有挂匾额,外人从外面看这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小院,因而肯定 想不到里面是大成的第一个报社所在。他们敲了敲门,里面就有一个书生模样的青 年来看门,对方认识张掌柜,喊了一声“张掌柜。”见到李问,对方明显愣了一下 ,不太确定的问道,“你是、李六元?”

  “是的,你好。”李问没想到对方认识他,不过一想他考中状元在骑马游街, 应当有不少人见过他。

  “快请进,快请进。”张清愣了一下,忙的说道。

  等人进去之后,等在门边的张清反手关上了门。进去里面才看到门口插了一块 牌子,上面写着:人民报社,这个名字还是李问请的。屋里摆着几张桌子,有几位 书生在。

  “大家停一停,你们看看是谁来了。”张清喊道。

  见到有人进来,大家都停下了手上的笔,站起来看向来人,这里面的人都是张 掌柜请来的,因而他们都认识张掌柜,只是另外的两位他们就不认识了,有人见到 李问,显然是怀疑这一位的身份,一脸惊讶,并不敢相信对方会出现在他们这个小 小的院子里面。

  “大家好,第一次见面,很高兴见到你们。首先我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李问。 ”李问从大家的脸上看到了惊讶、惊喜等等这一系列的表情,还给他们介绍道,“ 我身边这一位前辈姓曹,是我为报社请来的顾问,你们可以喊他为曹顾问,日后你 们写的文章要经过曹顾问的过审,审核通过了才能刊登到报纸上。”

  “希望以后大家合作愉快。”

  曹振清矜持的向几个后辈点了点头,看到这个房子里面只是摆了几张桌子和有 几个书生,这就是李六元说的报社?后面且继续看看罢。

  “你就是李六元? ”在京城中的书生们谁没听过李六元的名字了,这个轰动京 城一时的状元郎,连中小三元和大三元,是他们大成开国以来的第一个六元,而且 对方考中状元的时候才是十六岁,那会儿大家都在议论这个小六元,有人说是他们 李家的祖坟冒青烟了,才能出这么一个六元来。

  他们这里面有的人已经过了而立之年了,还未能考取一官半职,一想到此就让 他们感到羞愧。

  众人都没想到他们今日会到这里见到李六元,他们都还以为他们是书店的掌柜 请来写文章的,没想到请他们而来的是另有其人。

  “嗯,对的。”李问点点头,他让人去给他搬了两张椅子过来,先请了曹老翰 林坐,对大家摆摆手,说道,“大家都坐吧,不必站着。”

  众人见到李六元对曹顾问的态度,心里就才猜测这一位曹顾问的身份,联想到 李六元在翰林院就职,就猜想这一位老先生大概也是翰林院中的翰林。能进翰林院 里面都是些什么人?不是殿试一甲那也是二甲前几名的人,才有那个资格进去翰林 院。

  翰林院是他们这些人一辈子都难以踏入的地方,因而一想到此刻坐在他们面前 的两个都是翰林院中的翰林,还有他们书生们最为崇拜和羡慕的李六元,众人的态 度立刻的就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大家也不必紧张,我今日过来,一来是带前辈过来这里看看,我也是第一次 到这边来,顺便也到这里来看看。二来是想过来看看你们大家,与你们见个面。” 李问面上挂着笑,态度和善,说道,“今日咱们第一次见面,很抱歉我还不知道你 们的名字,不知能否?”

  能否自我介绍一下?

  “李六元好,前辈好,我是刚才给你开门的人,我姓张名清,张是工长张,清 水的清。”张清是刚才去开门的人,他第一个站了起来。

  下面是路子鱼,冯成贵等等几人,大家都一一的报了自己的名字。

  其中有两三个人是小世子和薛小七爷那里送过来的人,他们也是第一次见到李 六元,他们还以为他们是给小世子办事,没想到是来给李六元办事,这完全又是一 种不一样的感觉了。

  等到听完了大家的介绍之后,李问才继续说道,“张掌柜大概没有与你们说过 ,咱们的报社是皇上那里批准了办的,所以才请了你们过来,咱们这是等于是给皇 上办事。”

  这话是告诉这几个人,他们的报社是在皇上那里过了明路的,所以这里也是一 份正职,希望他们能认真对待。

  “我相信张掌柜看人的眼光,所以你们能够被张掌柜请到这里来,都是很优秀 的一些人。咱们这里是大成的第一个报社,咱们办的是大成的第一份报纸,所以我 希望你们能够认真对待。

  你们是报社里面的第一批成员,日后优秀的人则会继续留下来,但是我希望曰 后你们都能留下来。别的我就不多说了,只是希望大家好好的努力,大家互相帮助 ,相处融洽。”李问虽然面上带着笑,话里却是带着敲打的意思,希望大家在这里 能够好好做事,不要给他胡乱生事。

  他这边说完了之后,李问侧身问曹振清,“前辈你这里有什么好说的吗?”

  曹老翰林乐呵呵的说了两句“年轻人,好好努力”的话,全然是把这里面的人 当成后辈来对待。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什么疑惑,或者是有什么要问的? ”李问问道。

  有人提问了他们可以写些什么文章、需要注意一些什么事请等等,李问简单的 解释了几句,“文章尽量的简介,通俗易懂。至于内容的话,不触犯大成的律法、 不损坏大成的利益即刻,其余的没太多需要注意的东西,等稍晚些我把报社的规章 制度写出来,再交由张掌柜送来给你们。”

  之后没别的什么事了,他们就从报社出去了。

  等到李六元和曹顾问走了之后,报社里面的一群青年们还有点不敢相信。

  “我是不是在做梦,刚才李六元来我们这里了,我们这还是在给皇上办的差事 ? ”路子鱼拉着同伴的手,说道,“来,你打我一巴掌,看是不是真的。”

  “啪!”

  一个巴掌,五条手指印。

  “哎呦……”路子鱼捂着半边脸,气急败坏的说道,“我让你打,你就真的打

  啊?”

  那人觉得很冤枉,很是无辜的说道,“不是你让我打的吗?”qi

  路子鱼,“……”

第六十八章 出发

  一直等到第三日的傍晚,从外地调回的粮食才到了京城。一车车的粮食拉回了 户部,户部的官员连夜清点了数目之后,下面就是等着转交给这一次负责去往襄州 赈灾的钦差大使李大人的手上了。

  户部的官员们熬了一夜都还没去睡,等着李六元来验收。

  “咚!-咚!咚!”

  夜里的更夫刚打过三更的梆子。

  这个时候京城的街上空荡荡的,路上没了行人,人们关着门还在屋里睡觉,一 行骑着马的人从路上而过,马蹄踏到地上,发出整齐的嗒嗒声。

  这个夜里他们几乎都没怎么睡,子时刚过,李问就与赵向毅带着_队的士兵到 了户部来,还有两名随行的官员坐着轿子到来。此时距离他们的队伍出发还剩下不 到三个时辰,在出发之前,他们要把这些运往襄州去赈灾的物资都验收完成,然后 装车,等到城门一开就押送走。

  看到户部门口堆积的箱子和粮食,箱子里面是一箱箱的白银,这是他第一次见 到这么多的白银和粮食,李问的心里难免有震撼。

  尽管他还不知道北地的旱灾具体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情况,但是他大概也可以猜 测出受灾的地域和百姓应该不少,这些物资运送过去还不一定够。这里面有一部分 物资还是朝中百官和商人们捐赠的,不然朝廷还不定拿的出来这么多的东西。

  每次户部拨放银两和物资,户部尚书都会亲自到场监督执行,不然要出了什么 问题,他这个户部尚书首先就要担起最大的责任。

  “下官参见朱大人。”

  见到户部尚书在这里,李问与赵向毅几个人上前去向朱广权行了一个礼。

  朱广权向来人点了点头,他的心里多少都有点瞧不起李问,不知道皇上怎么会 把这么重要的差事交给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去办。但是既然这是皇上的决定,也不 容他们这些臣子们置喙,他们这些臣子们也只有遵循去做,只是朱广权对李问的态 度算不上太友好,“李侍读,赈灾的银两和粮食全部就在这里了,你仔细清点好了 ,东西一出户部,户部就概不负责*别到时候路上出了什么问题,又回头来找户部

  跟在户部尚书身边的小官拿了一本册子给李问,李问伸手接了过去,也不甚在 意对方对他的态度,的确对方的官职比他高,是他要看别人的脸色办事,而没有资 格要求别人对他和颜悦色,他还算是心平气和的应道,“下官明白。”

  李问看了一眼身后的男人,赵向毅明白过来,打了一个手势,后面跟着的一队 士兵立刻的上前去检验物资。

  此去襄州之行,除了两千名护卫,还有另外五百押运白银和粮食的士兵,要是 赈灾的物资有什么问题,他们所有的人都脱不了干系。下面的士兵们都明白,因而 检查起来都格外的认真。

  绕是这些士兵们活了小半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白花花的银两。

  赵向毅把原先在守城门的杨光禄调了过来,调到了此行去往襄州的护卫队里面 。杨光禄这个人不同于京城中的那些世家子弟,他是从一个普通的士兵爬上来到现 在的位置,这人看似粗矿,实则是个粗中有细的人,这也是赵向毅看中他的一点。

  “兄弟们,都检查仔细点儿。”杨光禄接到指令,带着下面的人干活。

  没听户部的人说了东西一出,就不关他们的事了。

  往曰他们这些武将和文官就不对付,要出了一点什么事,这些文官都总会想尽 办法推脱,把把帽子扣在他们武将的身上,以为他们没读过书不识字好欺负了是不 !

  “我们也去看看。”李问并不是不相信别人,而是要自己亲自看过了,才能确 保万无一失。

  这一次赈灾的差事他要办的漂亮了,升职加薪那是必肯定,但是一旦半砸了, 他头顶上的乌纱帽不保是一码事,还会连累到他家中的人,所以这一旦入了朝廷当 官,头顶上时刻都悬着一把刀,凡事还是要小心为慎,况且他不觉得户部的人就可 信了。

  朱广权能坐在这个位置上坐了这么多年,没一点本事还真的坐不下去,李问对 这个人不得不防。这京城中的水深着,别第一回 办事就让人给坑了还不知道怎么回 事。

  李问让人打开一只只的箱子,亲自查看过一箱箱的银两,让人逐一的点清楚了 ,别出现什么纸漏

  “你打开我看看。”

  “好的,大人你瞧瞧。”

  小兵把米袋的口打开,李问亲自动手去翻看过,查看完了上面的大米之后,他 还抓着麻袋颠簸两下,把下面的米抖上来,他伸手下去,抓起一把米,翻看了一下 颜色,低头仔细的闻了闻味道。他不是五谷不分的富贵少爷,因而很轻易的就分辨 出上面的米倒还好,下面的米都是陈米了,李问回头对赵向毅说道,“你来闻闻。

  赵向毅看了一眼,凑过去闻了一下,也发现了问题。

  这个时候能有陈米,而不是什么发霉的大米,已经算是不错的了。赵向毅压了 压李问的手,压低了声音说了一句,“可以了。”这个时候不可能全部都是好大米 ,必然会有拿来充数的陈米,只要数目对的上,问题不是太大,就可以了,这是大 家私底下都明白的潜规则。

  所以这才是让李问心里有气的地方,就是上面的官员放任,没准还会参与其中 ,下面做事的人才干这么干。

  好米的价格贵,陈米的价格便宜,有人拿陈米来充数,必然是有人从中间赚取 了利润,也就是这些大家都明白的规矩,所以这些人才敢连赈灾的粮食都动手脚。

  但是出行在即,他要追究起来必然会影响到他们既定的出行时间。

  这里面的曲曲折折多,要真查下去还不定会扯出多少人,而且就是这么一点拿 陈米来充数的事,他要大动干戈的查起来,是得不偿失。

  李问自然明白水至清则无鱼的这个道理,官场中定然也有官场上的那一套行事 和规则,但是就是因为所有的人都这么认为,所以一些人才会越来越肆无忌惮。他 深吸了一口气,到底是把心底的愤怒压下去了,知道现在凭他一个人无法撼动整一 个官僚体系,这事他心里记下了,等以后找机会再和这些人慢慢清算!

  朱广权见到李问检查的这么仔细,看的额头的青筋都在跳,主要还是被气的。 但是气也没办法,话是他说的,出了问题户部一概不负责任,因此他也不能不让别 人检查仔细点了。

  “大人,那边一时半会怕是完了不事儿,您不如坐下来歇息一会吧。”跟随的 小官见他们大人面色不好,知道他们大人这会儿心情必定是很不愉快。他在户部干 了这么多年的活,每年户部进出的银两数目成千上万,从来没见过点有人验收灾银 和粮食检验的这么仔细的,这是不信任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