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给秦始皇直播网课 第21章

作者:槐根一梦 标签: 系统 直播 穿越重生

他连忙起身向窗外望去,果然是王上!

又好像不是王上?

王上怎么变样了!

明明依稀还是能够辨别出那徐徐走进来的少年的确是王上,但是整体的气质却是大变样了。

只见嬴政已经换了出去时穿着的那身衣袍,却依旧是一身玄衣朱带,整个人看上去风神俊朗,与素日那个略显瘦削的身影截然不同。

蒙毅终究还是个孩子,他眼见自己崇拜的王上如今一改从前体弱多病的模样,立刻便兴奋的冲出门去,跑到嬴政身边开心地说道:“王上,你吃了那仙丹了是吗?”

跑到嬴政近前蒙毅才发现王上好像不仅看上去身体大好,似乎还长高了一些。

看到王上变化如此之大,蒙毅心中也不由得感叹那仙人所赐神物的强大,也许真能让王上绵延永寿、福祚绵长。

嬴政见蒙毅如此开心的冲到自己面前,也忍不住对他笑笑,回道:“是的,今日晨间神鸟送来仙丹,我便服下了。”

他并没有继续说自己昏迷之事,而是和蒙毅一起回到了房间里。

毕竟林老师的课快开始了。

屏幕中,林老师已经打开了直播界面,正在提醒学生把教材拿出来。

课件上显示着本节课的标题:中国古代的手工业。

林老师见学生都进来的差不多了,就开口讲起课来。

“好,上周我们讲到了中国古代的农业,今天我们继续讲手工业,大家还记得我们之前讲的手工业的三种形态分别是什么吗?”

屏幕上稀稀拉拉的飘过【官营】、【民营】等一些词语。

蒙毅快速地记着笔记。

林老师见到有人回应她,显得很开心,她继续说道:“很好,看来大家还有一些印象,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分为家庭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官营手工业三种,这三种形态的手工业各有其特点,也是我们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不过我们这节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我国古代手工业的三-个-代-表性的部门:冶金业、制瓷业、纺织业。”

林老师说着,就切换了一张课件画面,只见屏幕里出现了一张照片,是一扇闭合着的朱红宫门,宫门上有几个大字:欢迎参观网络手工博物馆。

博物馆?

嬴政看着那个林老师最新切换的画面,画面中的宫门他熟悉,但是博物馆又是什么?

随着林老师的继续讲授,嬴政心中也渐渐有了一点猜测,似乎是一种展示技术和藏品的场所。

“今天由我带大家参观网络手工博物馆,请大家做好准备,一起出发吧。”

林老师的语气透着轻快,感染了屏幕前认真听课的两个少年,他们也暂时放下了白日里的那些纷纷扰扰,饶有兴趣的跟着林老师走进了那些神奇的技术和藏品。

第一部 分就是嬴政十分感兴趣的“剑的历史。”

不知后世又有什么好剑?嬴政心想。

随着林老师点-击屏幕,画面中首先出现的是一把青铜短剑,旁边的文字介绍写着这把短剑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朱开沟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剑。

这把剑怎么这么丑?蒙毅心中疑惑,为何林老师列出的第一把剑长得如此奇怪?

林老师听不见他心中的疑惑,就着这把青铜短剑继续说道:“这把剑约是距今三千多年前的早商时期的青铜剑,体现出我国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繁荣,也侧面表现出这一时期冶铜业的发达。”

蒙毅听到林老师说的“三千多年”忍不住偷偷问旁边的嬴政:“王上,老师说的三千多年是什么意思呀?”

不会是他想的那样吧?

嬴政上了这么久的网课,早就已经猜到林空意可能并不是仙人,而是另一个时空的未来人。

他很干脆地回答蒙毅:“林老师是两千年后的人。”

蒙毅:什么?两千年?

两千年,对于十岁的蒙毅来说还是一个无法想象的时间。

而屏幕中,两千年后的林老师还在继续讲着课:“接下来我们继续看下一件藏品:玉柄铁剑。”

铁剑?嬴政又来了兴致,他看了眼自己的鹿卢剑,不知林老师要展示的这把铁剑又是何等风采。

青铜短剑之所以看着那么丑,很可能是因为青铜材质本身的问题,所以自从冶铁技术发展起来之后铁剑就很快取代青铜剑流行起来。

嬴政也是很喜欢铁剑的,寒光凛凛,一看就是宝器。

两人期待的看着林老师又点-击了一下屏幕。

画面随即跳出来一张照片。

嬴政和蒙毅看到那跳出来的一坨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瞬间有点自我怀疑起来。

林老师,你是认真的吗?你管这东西叫剑???

作者有话说:

大家有兴趣可以搜玉柄铁剑,就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惊讶了哈哈~

本文将于23日入v,v前三天持续双更,v后更万字章,爱你们!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后简 2个;每天都在狂刷CP 1个;

第21章 始皇绑定网课系统

嬴政和蒙毅看着屏幕里那坨据说是“铁剑”的东西,继续听着林老师的讲解。

“这把玉柄铁剑,是河南博物院的‘九大镇院之宝’之一,出土于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虽然看上去像一块‘烤红薯’似的,但是却证明了我国自西周时期就已经产生了冶铁技术,可见我国冶铁业的历史之悠久。”

林老师说到这里,语气中带着淡淡的自豪,嬴政和蒙毅原本皱眉看着画面中那块林老师口中的“烤红薯”(什么是红薯?),在感受到林老师这份自豪后也有些没那么嫌弃这把铁剑了。

毕竟它的玉柄看上去还是制作的挺精美的。

讲完了这把玉柄铁剑,林老师又切换到了下一张。

屏幕中-出现了一个雕像的照片,上面写着一行字:“欧冶子:中国铸剑之父。”

欧冶子,一代铸剑大师,嬴政没想到会在林老师的课上听到这个名字,略感意外。

他想起前世仲父组织门客编撰的那部《吕氏春秋》,其中就有记载:“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

可见欧冶子其人在当时的盛名。

果然,看到这个熟悉的名字,旁边的蒙毅也激动起来,他扯扯嬴政的衣袖,另一只手指着屏幕中熟悉的名字,说:“王上,老师居然还会说起铸剑大师啊。”

蒙毅心想,这位老师的网课还真是包罗万象啊。

嬴政默默点点头,没有说话,因为林老师已经继续在讲课了。

“这位就是春秋时期著名的铸剑大师欧冶子,传说中的许多名剑都出自他之手,比如湛卢、鱼肠、巨阙等剑。”

林老师说了几个嬴政熟悉的剑名。

“我们从中可以发现,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已经推广开来,我们这里以剑举例,实际上我们前面讲过的一个知识点也完全可以佐证这一点,大家还记得是什么吗?”

林老师又抛出了问题。

嬴政很快就发了一条弹幕:

【铁犁牛耕】

同时也有几条同样的弹幕出现在公屏上。

林老师看到后显然很欣慰,她笑了笑,又继续说道:“那接下来我们继续来看,中国古代的冶金业在此后也不断地发展着,东汉时期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一种利用水力鼓风冶铁的工具,叫做水排,我们可以看一下。”

蒙毅敏锐的察觉出这又是一个重要的工具,连忙凝神准备记录。

林老师切了下一张画面,只见上面画着一副一目了然的水排结构图,蒙毅连忙提笔在竹简上忙碌起来。

嬴政仔细观察这画面里的鼓风装置,听着老师的讲解。

“图片里就是水排的基本结构图,我们可以看到它是利用水流转动转轮,再拉动另一边的风箱使其实现鼓风的。这一定程度上解放了部分人力,推动了冶金业的进一步发展。”

嬴政再一次感叹起后来人的智慧,从筒车到水排,这种利用自然力量取代人力的技术,其价值真是不可估量。

若是能在建造方面也出现这种节省人力的发明,那日后再修筑长城岂不是事半功倍,还能节省民力,简直一举两得。

“还有!”林老师的声音突然拔高了许多。

吓的正埋头用心绘制图稿的蒙毅连忙抬头听课。

屏幕中的林老师郑重其事地强调:“我们每次默写都有人把水排写成灌溉工具,这次一定要记清楚了!水排是冶金工具,不是灌溉工具!”

看林老师痛心疾首的样子,嬴政都能想象到估计没少学生搞错这一点,才能让林老师这么慎重的强调。

不过也多亏了林老师反复强调这一点,才没有迅速切掉画面,蒙毅那边已经画的差不多了。

明天又要安排蒙恬进宫一趟了,水排这项技术也得快速安排实践起来。

林老师反复强调了几遍,终于切换了课件画面,继续讲起来:“好了,讲完了剑的历史,我们继续来讲碗的历史。”

碗的历史?

林老师这节课看来还真是什么都讲啊,连碗也值得放在课堂上讲吗?

嬴政内心疑惑,不过想想这节课的主题是手工业,制碗也的确是很重要的内容了,毕竟是每日都要用到的器具。

“我们可以从碗的历史一起来看中国古代陶瓷业的发展。”

画面中-出现了几个陶制碗,分别标示着【半坡人面网纹盆彩陶】、【东莞村头遗址出土商代碗形原始瓷豆

】、【东汉越窑淡灰胎骨青瓷碗】几个字样。

林老师指着这几样器物一一细说着:“大家先来看这个半坡人面网纹盆彩陶,它反映出我们国家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开始烧制陶器了,可以说历史非常悠久,到了商朝,就已经能够烧制出原始瓷器,就是图片里这种原始瓷豆。”

蒙毅看见第三个碗,表示居然还有碗能有这种光泽,要是能有这种碗吃-饭就好了,他估计能吃三碗。

蒙毅咽了口口水。

他还不知道,看到后面只会越来越饿。

“东汉时期,我国已经出现了成熟的青瓷,这就是东汉时期的青瓷碗。”

“那我们继续来看”林老师又换了画面,上面的“碗”越来越精致了。

又是三张图片,分别标示着【唐朝邢州的白瓷碗

】、【唐代越窑青瓷莲花碗】、【唐三彩碗

】,林老师指着画面中几幅图说:“唐代制瓷业出现了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制陶业发展出了著名的唐三彩,这就是唐代的唐三彩碗,大家可以看到,颜色丰富了许多,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因此叫做唐三彩。”

嬴政看着画面中的那个【唐三彩碗】,心中已经暗暗决定下课后要找老师问问相关的技术了,想不到后世的制陶业能发展到如此程度。若是有了这种高端艺术品,自己将来策反其他诸侯国的高-官,岂不是更有胜算了。

“到了宋朝,我国的制瓷业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著名的五大名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