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第8章

作者:人生江月 标签: 布衣生活 种田 穿越重生

赵子扬环顾了一下这间店铺,可以看出店里的两个伙计还是有花功夫整理过,不过由于货物种类多而且碎小,总给人一种拥挤凌乱的感觉。

大壮有些紧张的看着赵子扬,心里其实挺后悔的,你说怎么就不知足哩,要是惹恼了这位小少爷,连先前谈好的也崩了,那可就惨了,少爷们不大多数都不喜欢别人指手画脚的嘛!

赵子扬不置可否的点了一下头,表示赞同大壮刚才的话,心里其实也不在意那么几十一百文钱,随意的说道:“那就再拿五十个出来吧。”

大壮欣喜的应了,赶紧又捡好的数了五十个,还勤快的帮两个伙计一起收拾了大半个货架上的小饰品,按照伙计的指示,把价格相同、样式相近的几样放在一起,如此忙活了小半个时辰后,大壮把手里一个装了大半筐子的带花发绳放在货架上,犹豫的说道:“那个,小掌柜,我们还要买了东西,赶着回去,今天怕是不能继续给您帮忙了,要不,我们、我们下次赶集的时候再过来……”

赵子扬平时其实并不会再这一个店铺里待这么久,多是过来查看一下账本就匆匆的去下一家,或者回去了,今天只觉得卖小筐子的这人比较有意思,所以故意在这儿多留了会儿,果然,这个小孩儿看着老实憨厚,整理货物时,偶尔提上两句却是非常有用,两个伙计本来还各有意见,听了这小孩儿的话,也不得不承认,他的主意才是最好的。

“老曹,给他结账吧!”赵子扬对年长的伙计说道。

曹姓伙计应了一声,开了柜子,拿出算盘,噼里啪啦的打了几下,很快就算出了总额,拿了六十个普通的筐子是一百二十文钱,一百五十九个有花样的筐子是六百三十六文钱,总共就是七百五十六文。

大壮想了想,数了三个出来,买了六根上面带着一小朵碎布扎的小花儿的头绳,那些头绳是大壮刚整理过的,用的料子都是做衣物等剩下的边边角角,成本不高,看着却还蛮漂亮的,一文钱就能买两根。

大壮选了粉红色、鹅黄色、嫩绿色三种颜色各两根,准备带回去给大妞儿、二妞儿、三妞儿一人两根。

“小掌柜、两位大哥,你们忙你们的,我们先回去了。”大壮收拾好自己的东西,礼貌的道了别。

“恩,对了,你以后编了小的筐子,花样特别点儿,每月初二的未时拿到这家店来,我会在这边。”赵子扬交代道。

“呵呵,小客官慢走!”两个伙计客气的说道。

大壮连连点头,应下了赵子扬的话,招呼二壮和傻子朝外走去。

七百多文钱呀,对于现在大壮家里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钱,大壮大致算了一下,这里一文钱差不多相当于前世的五毛钱,一千文钱是一两银子,当然不计算在钱铺中兑换时扣去的费用,也就是说一两银子约莫是五百块,这七百多文钱,买春播要用的种子等物什绰绰有余了。

“阿大、二壮、三妞儿,你们听好啊,千万不要告诉别人我们卖筐子卖了这些钱,知道没!”大壮压低声音说道。

傻子一向是大壮说什么就是什么,乐呵呵的应下了。

二壮虽然小,也明白钱财的重要性,点头保证不会说出去。

两岁的三妞儿看着二哥点头,也跟着一起摇了一下脑袋。

大壮满意的摸了三个小家伙一下,想到刚才二壮叫破那小少爷的事儿,不由多看了二壮一眼,这些日子来,大壮也知道这个弟弟比较机灵,没想到记忆这么好,只见过一次面的人都能记住。

等大壮他们走远后,赵子扬才转身对两个伙计交代道:“把这些花样比较特别的筐子和十个普通的筐子都送到衣料铺子后面,我会交代刘掌柜处理,过几天再拿回铺子里卖。”

两个伙计忙不迭的应了下来。

“剩下的货物,小些的,你们也用这些筐子整理一下吧!”赵子扬又说了一句,也没看账本,快步离开了这家铺子朝刚刚提到的衣料铺走去。

那家衣料铺现在也是赵子扬管着的,除了卖布料以外,也制成衣卖,有许多大大小小的边角料剩下,丢了可惜,不丢又没什么大的用处,赵子扬是打算让那铺子比较清闲的针线上的人用边角料去装饰小筐子,装饰合格的筐子每个就额外付上一两文钱做劳工费,那些针线上的媳妇都是穷人家的,衣料铺子是按做工多少给钱的,现在这活儿虽然挣得不多,但还是有好几个清闲的人愿意做。

大壮现在已经把卖出去的两百来个筐子丢到了脑后,可没什么精力去猜测那小少爷卖了这许多筐子去做什么!

大壮过完年后,去自家剩下的几亩地里仔细看过了,土地不怎么好,种不了什么娇贵的作物,但是种棉花却是可以的,,大壮年前从自家厨房的梁上翻出了以前这具身体的父母留下的种子,只有几样常见的蔬菜的种子,其他作物都没有,大概是卖光了吧!

想了想,大壮买了些棉花、硬豆、玉米和几样其它蔬菜的种子,棉花和硬豆的种子价格都不高,而且大壮买的也不多,总共也就去了百来文钱。

买好了种子,又转回集市,买了些日用品,给三个小家伙一人买了一个白面包子,大壮自己却不怎么有食欲,就拿了两片馒头片出来对付了一下,除此之外自然少不了猪大骨和下水,猪肉也割了两斤,不论省什么,大壮也都不打算在吃的上面省,现在这一大家子的小孩子可都是长身体的时候。

“壮、大壮,你吃、吃!”傻子拿着大半个包子,凑到大壮的耳朵边低声说道。

大壮看了傻子一下,又见着正在大口大口吃的二壮和三妞儿,在心里翻腾了一下,到底还是压了下来,算了,二壮还小,三妞儿就不用说了!

“我不想吃,你快吃吧,等一下冷了。”大壮笑着把傻子的手推了回去。

“我、我吃饱了!”傻子固执的又把包子递到了大壮嘴巴边。

“哎,你这孩子,我真的吃不进去,快吃!”大壮挡住傻子的手说道。

傻子看大壮坚持,才又自己津津有味的吃起来。

这样推了两下,二壮自然就注意到了这边,也把自己剩下的小半个包子递到了大壮面前,却不说话。

大壮看着二壮念念不舍的样子,喉咙里还在吞咽口水,不禁有些失笑,自己与这样的小孩子计较什么:“大哥真的不怎么想吃,你们都自己吃!”

二壮脸上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收回手,两大口就把剩下的包子啃完了。

第21章 杂务!!

卖了筐子回来以后,大壮就全面投入了自家的几亩地中,把发起来的一层小草都铲去,野菜挑出来,带回去改善一下接连几个月没怎么出现绿色食品的饭桌,把每一块地里间隔一小段距离挖一条土沟,浇上稀释过的自制农家肥后,再掩上,主要是因为没有犁和耕牛,所以不能翻地,因而想深层次的改善土地状况,只能一点一点来了,施肥这活儿可不是见件容易的事儿,那掺杂了腐烂的叶子、屎尿、鸡粪等东西发酵后形成的肥料,气味十分不好闻,而且还要用桶子一趟趟的从家里往地里提,大壮即使带了口罩,忙活了几天,也不可避免的被恶心得吃不下饭。

大妞儿在家照看几个小的兼喂鸡、洗衣服,年前换来的四只母鸡,有两只在抱窝,大壮一只母鸡放了十来个鸡蛋,嘱咐大妞儿不要靠近鸡窝,惊扰那两只母鸡,大妞儿虽然很担心两只花母鸡好些日子没出来吃东西,会不会饿死之类的问题车,但对于自家大哥的话是绝对信服的,懂事的不去给大壮添乱。

二壮和傻子跟着下了地,帮忙挑挑野菜、掩掩土等。

花了十好几天才把那说着是八亩地,实际面积大概只有六亩多一点儿田整理的差不多了,大壮把培育出来的红薯苗种在了离家比较远的地里,正月的时候虽然冻死了差不多一半的红薯苗,大壮想了想,觉得剩下的红薯苗差不多也够种了,因红薯苗比较好管理,不像棉花需要捉虫、掐顶、摸桠等一系列的伺候,玉米、硬豆收货的时候,搬运起来又十分不方便,所以种的比较远,好在家里的几块地离村子都不算太远,就是最远的一块地,快步走上一刻多钟也能到了。

原本堆着培育红薯苗的土堆,因为还比较肥沃,大壮把院子里整了一块地,铲的蓬松了以后,把那土堆散开,铺在上面,捡了几样串长得快、吃的时间长的野菜种在上面,比如野韭菜、野葱等,像荠菜、马齿苋那种只能趁嫩吃的就不能种了。

这些忙得差不多了,二月份也就过去了,三月份就比较忙了,除了棉花是在四月份种,其他的基本上都集中的三月份种植,上次赶集回来以后,大壮虽然把赵子扬的话记在了心里,但也抽不出多的时间编小筐子,只每天晚上编上一两个,期间还要抽空教傻子和二壮认字,大妞儿偶尔也跟着学上几个字,在这具身体的父母出事前,大壮曾经去隔壁村子的学堂学了差不多一年,那学堂里只有一位夫子,是附近几个村子唯一的夫子,就靠那十几二十个学生的束脩度日,大壮前世的专业就是鸡肋的古汉语,是被调剂过去的,虽然也知道是冷门,却又没什么门路和金钱来设法转专业,只得学了下去,这边的繁体字倒难不住大壮,而且因着上过一年的学,教几个孩子也不怕露馅儿。

大壮教他们认字并不从三字经、百家姓这些经典的古代启蒙书开始,而是采取了现代的教育方法,从最简单的字开始,金木水火土日月人这些。

三月初二是跟赵子扬约好的时间,大壮让傻子回家呆一天,带了大妞儿和二妞儿去。

大妞儿和二妞儿高兴的把上次大壮给她们买回来舍不得用的头绳找出来,绑了两个小辫子,大妞儿的是嫩绿色的,二妞儿是鹅黄色的,粉红的的那一对是留给三妞儿的。

除了按照赵子扬的要求编的五六十个巴掌大的小筐子,大壮把上次没卖完的几十个筐子也带上了,准备在北市卖几个是几个。

未时还差上半刻钟,大壮就去了那家店子等着,踩着点到或者迟到,是强势一方的特权。

店里的两个伙计还记得大壮,热情的让大壮在柜台后面等。

大壮环视了店铺一下,看到大半个货柜上摆放的装饰过的小筐子,在心里暗暗吃惊,框子上用布料做了各式各样的装饰,有简单的用剪成藤条状的绿色布条缠绕了一下的,有精心用花布做了小花朵插在框子上的……最重要的是几乎没有一个筐子的装饰是相同的,这一会儿恰好有一个半大的姑娘进来买东西,挑中了一个缠绕着带花朵的藤条装装饰的心状筐子,大壮偷偷注意了一下,居然卖到了二十好几文钱一个!

赵子扬进来的时候,大壮正在仔细的观察着那些勉强能看出原来样子的小筐子,在心里暗暗佩服老板的巧心思。

“怎么样,这样装饰不错吧!”赵子扬微微扬起脑袋说道。

大壮这才注意到上次的小掌柜已经到了,赶紧走出柜台迎了上去,一边应着赵子扬的话,一边把背篓里的小筐子拿出来。

赵子扬接过来把玩了一下,满意的点了点头,问道:“还是四文钱一个?”

大壮愣了一下,马上给了肯定的回答,其实那筐子小了,编的时候虽然费力一点儿,可耗得时间却缩短了,大壮原本没指望还能四文钱一个卖的。

赵子扬示意两个小伙计点了一下数,又注意到那背篓里上次没卖完的筐子,也吩咐伙计拿了二十个,然后爽快的让伙计付了钱,这次带来的五十六个超小的筐子加上二十个普通的筐子,总共是二百六十四文钱。

大壮放好了钱后,有些羞赧的说道:“小掌柜,那个,地里下个月比较忙,可能没多少时间编筐子,要不我隔两个月再送来!”

赵子扬不怎么在意的说道:“我姓赵,你叫我赵小哥就是,不用称呼什么掌柜的不掌柜的,你有了就送过来,但最多不能超过三个月,我不在的话,老曹自然会招待你的。”

大壮自然又是一阵千恩万谢了,又与那曹姓伙计约好了下次来的时间,也定在了初二,是五月初二的过来。

“那不打扰你们做生意了,我先走了。”大壮客气的说道。

两个伙计匆匆跟大壮道了别,就去招呼客人了。

大壮偷偷摸了怀里硬邦邦的钱袋子一下,是打从心底里真心感激赵子扬,虽然他可能只是一时兴起,想做那筐子的生意,但确实是在自己困难的时候帮了自己一把,罢了,以后有机会再报答这份恩情就是……

第22章 危机!!

忙碌的日子过的特别快,把地里最后的棉花梗连根拔回家摆在院子里后,大壮拿着一个篓子正在摘棉竿儿上剩下的棉花,心里想着地窖里大半窖的红薯,用作仓库的房间里,堆得满满的晒干的粮食,厨房的梁上挂着各种菜干,从春天开始一直到现在,只要能做菜干的蔬菜,都做了许多,白菘和萝卜也种了一大块儿……今年是不会饿肚子了,大壮嘴角露出几分笑意,舒了一口气,觉得心里头那种沉沉的感觉终于消失了,随后就眼前突然一黑不省人事了。

正在大壮旁边帮忙摘棉花的傻子对这突发状况有些不知所措,呆呆的看着大壮倒在了自己面前。

二壮正在翻动晒着的棉花,大壮怕棉花上被弄脏,特意用木棍搭了架子,上面铺着草席,把棉花放在草席上晒。

二壮听见“咚”的一响,抬头一看,嘴里喊着“大哥”,惊慌的跑了过去。

傻子和二壮一起把软绵绵的大壮扶了起来,只见大壮面白如纸,额头上满是虚汗,泛着灰色的嘴唇微微颤动着,两人怎么叫也没反应。

“大哥……”二壮一边叫着,一边与傻子一起把大壮扶到了炕上。

正在哄着几个小的玩儿的大妞儿也吓了一跳,赶紧叫弟弟妹妹们让了地方给大壮躺下。

“二哥,大哥怎么了?”大妞儿看着大壮,抹了一下眼睛问道。

“大妞儿不怕,二哥去喊牛爷爷过来,你跟傻子哥哥看着大哥!”二壮快速的说道,声音也有些微微的颤抖。

“嗯嗯,二哥快去!”大妞儿趴在炕边上说道。

傻子也连连点头,担忧的看着大壮,眉毛罕见的皱了起来。

二壮转身飞快的跑出了院子。

牛大夫原本是游医,四处漂泊,后来年纪大了,走到柳树村后就不怎么想动了,见周围环境还不错,民风淳朴,四周绕山,采药也方便,就定居了下来,成了附近几个村子唯二的大夫之一,柳树村的村民有个小病小热都找牛大夫,大壮刚来的那次饿昏了以后,二壮就是叫了牛大夫过来。

不一会儿牛大夫就带着自己的小徒弟匆匆赶了过来。

牛大夫在柳树村过了有十来年了,总共收了三个徒弟,如今大徒弟、二徒弟都去了镇上的药堂做伙计,只这个小徒弟还没有出师。

牛大夫用手背试了试大壮额头上的温度,翻开舌头看了看,又仔细的把了脉,在心里叹了一口气,这孩子是累的呀,再加上体虚,前些时候地里忙的时候,估计是硬撑着一口气不肯放松,这会儿地里忙得差不多了,心头一松就倒了,村里的人提到大壮这孩子,谁都要翘一下大拇指,半大的小子,撑起了一个家,种田比老手还厉害,中等的田种出来,收成是等呱呱的,特别是那棉花,地里白茫茫的一片,比旁的人家不知多收了多少……

“牛爷爷,大哥他怎么样,是不是又是饿的?”二壮红着眼圈问道。

牛大夫打断了自己的思绪,摸了摸二壮的头问道:“家里有糖吗,或者比较甜的东西也行?”

“有的,这个可以吗?”大妞儿在一旁把话接了过去,从衣兜里拿出了两颗硬糖。

牛大夫看了大妞儿一眼,这个是村子里小孩子难得零食之一,应该是大壮买了分给几个小家伙后,大妞儿一直没舍得吃吧……

“行的,二壮去倒一碗温水过来!”牛大夫小心的从大妞儿手心把两颗硬糖拿起来,剥去了外面的油纸。

二壮应了,看着大妞儿手上的硬糖,脸微微红了起来,记得自己当初刚拿到手就全塞到嘴里了……

牛大夫把一颗硬糖放在温水里化开,掰着大壮的嘴喂了进去,剩下的一颗糖又塞回了大妞儿的口袋。

灌了糖水,不一会儿大壮就醒了过来,咂了一下嘴,嘴里还有残留的甜味。

“大哥,你醒了!”

几个孩子一起扑到了大壮面前。

大壮笑了一下,想伸手摸一摸几个孩子,但浑身无力,连手也太不起来,只得作罢。

“大壮,你信不信牛爷爷?”牛大夫板着脸问道。

“信,当然信了,牛爷爷,怎么了?”大壮虚弱的说道。

“那就听牛爷爷的话,以后做事儿莫要太勉强,有什么好的,也不要只想着几个弟弟妹妹,你自己也多吃一点儿,你这身体现在不补起来,是会影响寿元的,而且等你年纪大了,就只能躺在床上了……”

牛大夫絮絮叨叨的说了一大通,先告诫了大壮一番,又叮嘱了二壮和大妞儿许多,其实只反复强调了一个意思,大壮现在身体亏虚,这一年又过于劳累,要多补补,不然就活不长了!

等大壮、二壮和大妞儿都做了保证以后,牛大夫才准备回去,提都没提诊金的话。

“二壮,拿十个钱和几个鸡蛋给牛爷爷!”大壮赶紧对二壮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