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愿餐厅并不想爆火 第146章

作者:少地瓜 标签: 种田 甜文 美食 玄幻灵异

特早,就是特色早餐的意思。

所以有经验的老饕们进门就会喊一句特色早餐。

时间长了,就被简化为现在的“特早”。

这两个字仿佛成了一句暗语。

只有老食客们才知晓的美食密码。

而说出这句密码的时候,他们就好像回到了童年,听长辈们讲述芝麻开门的故事一样。

而与童年不同的是,如今的他们也有了自己的“芝麻开门”。

而新客人呢,往往比较忐忑,坐下之后就开始研究菜单。

而每当这个时候,老客人们看向他们的目光中,就会带着一种诡异的优越感:

嘿嘿,又是菜鸟……

他们可是身经百战的老鸟啦!

不多时,豆角焖面上桌。

胡顺这才有空问服务生是什么菜,源自哪里?然后赶紧上网搜资料。

来的次多了,他们也跟着老板尝遍山南海北的美食,有意无意增长了许多知识。

查完资料之后,胡顺就笑:“老板,多照顾一下我们南方人啦!”

背井离乡打工已经好辛苦的了,如果再不能时时长一点家乡风味,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谁知他的话一出,周围便刷刷刺来锐利的目光。

池佳佳第一个不服气。

“胡哥,你这根本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还没照顾啊,之前又是什么早茶,又是什么靓汤的,都是你们那边的特色吗?你看看你这才多久啊,你都吃胖了好几斤了!”

众人纷纷点头,七嘴八舌声讨起来。

“对呀,我大新疆到现在才出来那么三两样,我说什么了吗?”

“要怪就怪咱们国家地面忒大,美食忒多,廖老板也得雨露均沾不是……”

群众的力量是可怕的。

胡顺瞬间兵败如山倒,赶紧举起手来讨饶。

众人便都发出善意的哄笑。

“哎呀,如果吃不惯的话,你可以不吃嘛,让给有需要的人呐。”

吱吱笑着补刀。

廖记的生意一直很红火。

如今,有了自己的账号之后,更是每天都有许多新人从各地慕名而来。

像是这种每天的特色菜,很多人根本就抢不上。

胡顺赶紧摇头。

让是永远都不可能让的。

在吃货的世界里,没有退步可言!

被调味料浸染的面条呈现出淡淡的红棕色,微微泛着油光,看上去就很有食欲的样子。

风干豆角特有的香气散发出来,既有蔬菜的清香,又有五花肉的醇厚,融合在一起就……很踏实。

对,就是很踏实的感觉。

其实若论样貌,豆角焖面实在平平无奇,甚至还有点丑萌丑萌的。

没有任何华丽的点缀,没有什么高大上的衬托,就连盛面条的盘子也是最常见的。

可它就是能给人一种家的感觉,稳当!

来了,就是能安心坐下吃饭的。

哪怕是胡顺这个广东人,也忍不住吞了下口水。

真是神奇,内心仿佛都跟着平静下来。

他缓缓吐了口气,拿起筷子夹了一口,慢慢咀嚼,细细品味。

豆角在晾晒到半干的时候,就已经被廖初撕去两侧的经络,所以一点都不必担心吃到异物。

风干蔬菜远比鲜菜更有嚼劲。

而且经历了风吹日晒之后,那种活力逐渐沉淀,形成一种语言很难描述的香味。

就好像一个人,成熟了,沉稳了。

值得信任。

焖熟的面条也比水煮的更加劲道,吃到嘴里弹弹的,但却一点都不妨碍咀嚼。

牙齿将面条碾碎,一下又一下,小麦的香气穿透一切,缓慢而坚定地透了出来。

越吃越香。

胡顺点了点头,忽然觉得很开心。

又是一餐美味。

他固然钟爱南方故土美食,但常年随工作和学习四处游走的经历,也让他的味蕾和肠胃具备了相当开阔的胸襟和气魄。

偶尔吃一吃其他地方的特色美食,也会觉得是种享受。

当然,家乡的风味才是最好的!

昨天那对外出旅行的母子又来了。

相较昨天进门时的半推半就,老太太今天明显精神很多。

她甚至还嫌弃儿子磨蹭。

“你看看,这么些人,年纪轻轻起那么晚,回头卖完了看你哭去。”

应天长直接戴了痛苦面具。

太纠结了!

老娘蔫嗒嗒的不好,可太精神了,也不好!

“长啊,七点了,快起吧!”

应天长本能地爬起来,这么快就七点了?

感觉完全没睡够啊。

眉眼干涩的他打了个哈欠,努力掀开眼皮去看手机。

结果……

五点半!

老太太五点半就来敲门!

他痛苦地抱着头,“娘啊,咱是出来玩的,多睡会儿不好吗?”

老太太理直气壮道:“你也知道是出来玩的,这吃喝拉撒,哪样不要钱?得使劲玩才回本!”

应天长:“……”

是我错了。

“赶紧的,”老太太对着镜子整理下小挎包,精神抖擞道,“我烧好水了,灌了两瓶,你也带一瓶。”

出门忒费钱。

连喝口水都得花钱买。

两三块呢!

应天长早已麻木。

行吧,自己带水也挺好的。

就是沉。

老太太还坐在昨天的位置,眉飞色舞地跟夕阳红和赵阿姨他们讲述昨天的游玩经历,满面红光。

大家就都夸应天长孝顺。

应天长还有点不好意思,“应该的,应该的。”

就听一个大爷感慨,“老姐姐,你这儿子好啊,不跟我家里那个似的,就是头没缰绳的驴,栓都拴不住。一年到头不回家……”

他本是想求共鸣的。

可没想到,刚还美滋滋分享旅行经历的老太太一抹嘴,开口就道:“你这话说的不对了。”

那大爷都愣了,“咋不对?”

老太太指着她儿子道:“老弟哎,时代变了。现在的年轻人跟咱们那会儿不一样了,咱们那会儿愁什么?房子、工作,都国家管着,一家人都在一处,咱们闷头干活就行啦!可孩子们不一样啊,啥都没有,没人管呐,都得自己挣!上有老下有小,不容易!”

一干上班族就都点头,差点把豆角焖面吃出眼泪的滋味。

妈的,社畜太难了!

那大爷还有点不服气,“我,我也没怎么着,就是叫他常回来看看。”

“有家谁不想回?”老太太语重心长道,“可给人家打工,不自由啊。上面是咱们这些老货,下头还有娃娃,那不得挣钱?年轻人,正是搞事业的,咱们当父母的得支持,别老往家跑,那没出息!”

“好!”

就有人给她鼓掌。

老太太可忒通透了。

等掌声停了,老太太又问那大爷,“我看你这年纪也不大,孩子也就三十来岁?”

那大爷嗯了声。

“对嘛!”老太太道,“俺儿三十来岁的时候也是天南海北的跑,俺也想,可咱没别的本事,帮不上忙,就不能叫孩子分心……”

老话说什么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