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巫(江甯) 第80章

作者:江甯 标签: 宫廷侯爵 古代幻想 玄幻灵异

李玄度踹他一脚,笑骂一句:“没个正形。”

赵珩总算把干馒头吃下去了,望着远处没入天际的红霞,道:“快了。”

紧跟着,他扭头看着李玄度,笑的一脸灿烂:“快到八月十五了。”

李玄度的心头如同被火红的云霞烧过,熨帖又透亮。

残阳的红色光影将两人的影子拉的老长,一个坐在高处俯身看,另一个蹲在低处抬头望。两道影子如鸳鸯交颈,密不可分。

赵珩说的没错,沂山关的消息很快就透了出来。

“……杨冲兵败后,并未第一时间往原州城送战报。那会儿杨冲重伤,关城里险些乱了套。只是这么大的事儿不可能密不透风,战败的消息不胫而走,杨凌得知时已过了五日。”

赵珩嗤笑一声:“听说杨凌又惊又怒,病了一场,辍朝三日,待精神稍有好转,下旨将杨冲斥了一顿,一点儿面子没留。还革了他大都督的职位,收回兵权,勒令其返回原州城。”

李玄度不禁唏嘘:“杨冲本就心气儿高,只怕受不住这么一遭,毕竟年纪不小了,给小辈指着鼻子骂,搁谁心里都不好受啊。”

冯起点头道:“谁说不是呢。杨氏虽是杨凌为主,但杨冲在族中威望不减。此次即便杨冲有过在先,然杨凌做事不留情面,也叫族人颇有微词。”

张齐就乐:“虽说杨氏自立西原国,但我瞧着就是自家作坊闹着玩儿。族老们都舞到杨凌跟前儿去了,人家好歹也是‘一国之君’吧。世家大族好似那街边打群架的,半点礼数都不讲。”

“杨氏到底还是没落了。”李玄度叹道:“世间之事大抵如此,盛极之时便要逐渐衰落,衰败到极致亦会重新兴盛。便如月之圆缺,圆满之时总是少数。而世人求的便是圆满,正因为圆满不可多得,才显得弥足珍贵。”

“此消彼长,杨氏衰退,我大周便能进取。”赵珩目光清亮:“这个王朝哪怕已千疮百孔,但绝不会走向灭亡。”

“说得好!”军帐外传来一道激动到颤抖的声音,不等亲兵汇报,赵琰便在帐外喊道:“大哥,我能进来不?”

李玄度长眉一挑:“阿琰?”

赵珩冲帐外喊了一句:“进来吧!”

赵琰一撩帘子,当先露出一张晒的黢黑的脸,他嘿嘿一笑,那口整齐的白牙将脸趁的更黑了:“大哥!先生!”

进了帐子又向众人团团行礼:“冯大哥,张大哥……”

冯起张齐站起身来,拱手道:“阿琰,好多年不见你了,没想到你生意做这么大了。”

“多亏了师父收留我,不然当年我早就死在战乱中了。”他不愿多提这些伤心事,忙指着帐外说:“大哥,我担心朝廷苛待你们,将士们吃不饱饭。就弄了一批粮草,不走军饷,专门给大哥还有军中兄弟打牙祭的。爹那边我也打点好了,也送两车过去。”

冯起一听便道:“多谢阿琰了,外头那些兵粗手笨脚的,我这就出去清点。”说完,胳膊肘拐了张齐一下,二人齐齐退出,将帐子留给自家人说话。

赵琰目送他二人离开,这才上下将他大哥打量个遍:“大哥好像瘦了,但瞧着又结实许多。”

赵珩抬手敲他脑袋一下:“大哥好好的呢,不用总惦记我。你这趟出来可还顺利?”

“还成,不过听说原州城戒严,进出盘查的颇为谨慎。好在我出城早,回去又不拉货,很容易混进去。”

“眼下时局紧俏,往后也莫多走动,以免被杨氏察觉。”赵珩道。

赵琰乖巧点头:“我都听大哥的。这趟过来就是看看大哥好不好,然后就是……有个事儿想跟大哥说一声。”

他脸颊倏地通红,端着手扭捏道:“我,我准备成亲了。”

第123章

“成,成亲?!”赵珩先是一惊,反应过来一想阿琰是赵平都的长子,也已到弱冠之年,是该成亲了。

赵琰红着脸道:“原想着等太平些再成亲的,眼下爹和大哥为战事烦忧,我这当儿子当弟弟的本就帮不上什么……只是师姐年纪不小了,这些年她一直在等我,等我找到家人,等我稳定粮草买卖,等时局安稳……可我不想再让师姐等了。”

“白家小姐是体贴人,这些年跟着你蹉跎光阴,日后成了亲必要好好待人家。”赵珩摁着弟弟的肩膀,这些年他不在自己身边,但好像他们之间从未因此而有半点生分。

阿琰很小的时候就围在自己身边转悠,那几年他躺在炕上要死的时候,都是这个弟弟忙前忙后的照顾,一点儿苦都不叫自己吃。一转眼阿琰也要成家了,却仍在操心他这个哥哥,担心他吃不饱穿不暖,事无巨细总惦记着操持着。

赵珩叹了口气:“阿琰是家里的顶梁柱,莫说帮不上我们什么,若非有阿琰在,大哥可没底气敢跟杨氏这么耗着。”

李玄度笑着调侃:“阿琰凡事都要算计着节省成本,唯独对他大哥,便是要割他身上的肉都不带眨一下眼的。”

“自家大哥,我不心疼谁心疼。”

“这不是还有我么。”李玄度嘴快道。

赵珩笑吟吟的扭头看了他一眼,目光意味深长。

赵琰就道:“当年我同先生说过,若你能医好我大哥,赵琰这辈子给你当牛做马,这话可也是算数的。”

李玄度后知后觉自己刚才无形中‘调戏’了某人,这会儿迎着那炙热的眼神莫名有些局促,他咳了一声,对赵琰说:“当牛做马倒也犯不着,别饿着我就行了。对了,你说要成亲,何时办酒啊?”

“也要中秋之后了。”赵琰已经计划好了:“师父已处理完白氏的事儿,前日来信说从九江启程奔秦阳来了,我大舅哥一家也一起过来。我打算在秦阳城办酒,不大操办,就在我自己买的宅子宴请自家人便是了。”

“不过爹和大哥不能离开军中,我准备往南平关送粮的时候带师姐见见咱爹,再去武威城拜祭咱娘,全了礼数。师姐眼下已押着粮车往南平关去了,我惦记大哥,便中途拐过来瞧一眼。”

“阿琰做事一向周全。可惜你的两个兄弟投身军戎,你长姐又困于深宫,阿琰成亲的大日子,赵家却没人在……”赵珩眉头皱的能夹死一只苍蝇。

“大哥莫为此劳神费心,往后太平了咱们再大办一场,兴许我儿子满月酒咱们就都能凑齐了呢!”

赵珩被他这话逗笑了:“你这婚还没成,竟想着要生儿子了。”

“我连儿子叫什么都想好了!”赵琰颇为骄傲的看了他大哥一眼。这一眼赵琰突然咂摸出什么不对来。

他瞪了瞪眼睛,颇有几分痛心疾首:“这个家里到底不能没有女人啊!你说我都成亲了,大哥还没着落呢。爹常年驻守边关,家里事儿是半点不操心。要是娘还在……”

赵琰没能见到他娘最后一眼,多少年了,午夜梦回总能梦到她娘,就忍不住鼻头一酸:“娘在底下也惦记大哥呢,娘都给我托梦了,她说生怕大哥娶不上媳妇儿,往后没人照顾……”

赵珩隐晦的看了眼李玄度。

李玄度:……

这个时候他这个当先生的就得站出来表态了:“阿珩的事儿还有我这个先生操心呢,赵都督信任我,将阿珩交给我,只是眼下尚有重任在肩,此事待有机会自会同大家说的。”

赵琰只顾着伤心,没听懂李玄度话里隐藏的意思,幽怨的看他一眼,道:“您自己还是条光棍呢。”

李玄度:……

这天儿是聊不下去了,赵珩见他窘迫,笑着和赵琰说:“你跟大哥来,大哥有话同你讲。”

赵琰碰到他大哥的眼神,心下了然,向李玄度行了礼便去了赵珩休息的营帐。

“大哥,短笛我做好了。”一进营帐,赵琰便小心的从斜背的口袋里摸出一个古朴的小盒子,盒子里铺了绸布,唯恐将短笛磨损了,他献宝似的递给赵珩:“怎么样,我手艺不错吧。”

赵珩细细打量着,短笛触手温润,试了试音,音色清亮悦耳:“果然是好东西。”

“早年在嘉南城的时候就听大哥念叨着,想必这短笛对大哥十分重要吧,莫非是给未来大嫂准备的定情信物?”

赵珩笑而不语。赵琰自觉领会他大哥的意思,伸着脑袋眨了眨眼:“懂,都懂。”

赵珩:……

赵琰又从口袋里摸出一块铜钱大的玉佩来:“大哥,这玉石长于云梦仙山,是好东西,我打磨的时候就觉气息清明,浑身通泰。便用边角料打了快玉佩,大哥贴身佩戴着,想来可以温养身体呢。”

赵珩还带着李玄度给他的玉,那是从云梦幻境之中拿到的,上面刻着巫族的符咒,可保平安。巫族的东西总是很有灵性。

“好,大哥收着了。”赵珩心里已有了主意。

赵琰不大好意思的说:“剩下一点角料我给师姐打了对儿耳饰……”

赵珩调笑道:“还没成亲就知道疼媳妇儿了。”

“大哥……”他脸颊又红了。

……

白氏做生意从不局限于某地,白氏子弟经商都有着眼天下的头脑。赵琰是白商手把手带出来的,眼光格局更要广大。

他这趟来也不光是送粮的,他经手粮草买卖有些日子了,对如今各处战局也有自己的考量。这些日子虽大部分时间都在陇西,但也叫底下人关注着各地的粮草买卖,还真叫他摸着条道。

吃过晚饭,赵琰便和赵珩去了中军大帐。

“……淮阳楚司珏杀性重,自打立楚国后,无一日不在征战,淮阳周边大小贵族给他收割了个一干二净。有幸我师父狠下心肠将白氏分了家,虽产业遭受重创,但总算我们嫡系一脉脱离了九江。余下族人倒戈楚司珏,只是不复白氏鼎盛之初,楚司珏对白氏族人也未见得有多少礼遇。眼下他欲渡江收割江南,奈何焦灼于昌州城,半年来不见有丝毫进展。”

“昌州城乃贯通南北之要塞,四通八达,自古繁华不亚于国都。如此重城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城池防御也非比寻常。”赵珩道:“墨氏控江南,且墨家主答应我们不效仿门阀自立,如今元煦主持变法,墨氏也表态归附大周。如此一来,昌州城便陷入了被动。”

他指着地图说:“虽然昌州是大城,但城内八成供需皆来源江南,自水路输送。且城内大多商贾皆为江南人士,家眷悉在江南。所以无论如何,昌州城都会依附大周。”

“正是这个理。”赵琰掐着指头给他大哥算了笔账:“楚司珏这人偏执,他想做到的事,不管付出多大代价都在所不惜。围攻昌州城半年有余,粮草消耗不计其数。他身边有个谋士名唤周狸,此人善谋略。楚司珏本欲强加赋税于百姓,但周狸不赞成,他怕百姓心生怨恨,使淮阳根基不稳。所以这阵子他一直差遣手下往各处买粮。”

赵珩目光一凝,深深的看了眼赵琰。

赵琰迎上他大哥的视线,压低了声音道:“大哥前次来信不是问过我能吃下多少粮么?”他点着地图上的昌州城,一字一顿道:“我吃不下的,他们可以。”

“祸水东引。”赵珩低低笑了起来:“阿琰呐阿琰,老赵家的心眼子怕是都长你身上了。”

赵琰收回手,插进袖管笑的一脸谄媚:“大哥的心眼子不比我少。不过此事若成还需从长计议,我手底下人手不够,到时还得劳大哥同李先生说说,让范帮主看在他老人家的面子上借我百十号帮中兄弟用用。”

他咂摸下嘴,浓眉一拧:“我琢磨着给楚氏的人下个套,既要套走陇西的粮,又不能叫这批粮落到楚氏手里头,不然到头来遭罪的还是我大周的弟兄……”

赵珩将地形图来来回回又看了一遍,最终将目光落在一处,忽地笑了:“阿琰,你还记得悬剑关么?”

“悬剑关……”赵琰倏然瞪大眼睛:“马帮,秦阳匪患,悬剑关!绝佳的伏击地!”

一连串记忆连起来,赵琰心里头也隐隐有了章程。

“这事儿待我从南平关回去就着手操办。”

赵珩就道:“犯不着这么急,过了中秋方是秋收时节。何况缺粮的是楚氏的人,咱们只需放出些风声,不管是卖粮的还是买粮的,都会自己找上门来。你眼下要紧的是好好办酒,白小姐乃白氏嫡女,未能风光大办已然委屈了人家,可万不能再失礼数了。”

“都听大哥的。”赵琰笑呵呵点了头。

赵珩抬手揉了揉弟弟的头。

赵琰很享受大哥摸他的头,只是记忆里有限的几次接触,大哥的手都是冷冰冰的。但现在不然,大哥的手掌宽厚,暖和极了。

“真好……”赵琰低声喃喃,心里想着娘泉下有知,必能安心了。

第124章

西北的天气冷的快,刚到中秋凉意便扑了一脸。

周军围困沂山关已有月余,除诈杨冲出城那次,双方未再有过交战。杨冲被革职,他那好侄子杨凌叫他回原州城养老。如今守沂山关的是杨凌妻弟吴忠。此人庸碌,唯有一点好处,就是听杨凌的话。

周军三五不时的去沂山关下叫骂,吴忠连个面都不露,关城好似被泥浆糊住了一样,连个苍蝇都飞不出来。时日一久周军便也没了耐心。

一大早方野拿了国都来的折子,正碰上从沂山关回来的将士们,隐约听着几声抱怨,他眉头微蹙,加快步子去了中军大帐。

“……大公子,太子殿下的密信还有一道宫里出来的折子。”方野将东西递上,纠结了一瞬,说道:“大公子,战事几个月未有进展,底下将士们似有些松散怠慢。冯起张齐二位副将军多番敲打警告,可过两日老毛病又犯了。”

赵珩就道:“赚杨冲出关那一仗打的太痛快了,这些臭小子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了,岂知沂山关是那么容易攻下来的?军纪散漫,想必有些将领心中也生了几分不满的心思,上行下效罢了。打仗非一朝一夕之事,若连这点耐心都没有,未来也难担重任。”

方野越想越生气:“小人算是品出来了,他们不过是觉得大公子年纪轻轻便做一军主将不服气罢了。但大公子也是凭自己的能力博来的,南平关全军将士亲眼看着的!他们却只认为那场胜仗是侥幸,却不知这场仗背后大公子和李先生花费多少心血。”

“有什么好生气的,我又不是金元宝,还得人人见了我都喜欢。”赵珩笑着摇头,点着宫里下发的折子道:“不止将士们,便是朝廷那帮大臣也急了,陛下下令,命我们腊月前务必解决了陇西战事,朝廷没那么多粮饷。事若不成,则革职问罪。”

方野听了更来气了,梗着脖子嘟囔:“朝廷也不干人事儿。”

“朝廷要是干人事儿大周也不是今天这副破烂局面。”赵珩把折子随手丢了,道:“这还是元煦周旋下来的结果。不过寒冬腊月冰天雪地的,仗不好打,将士们也遭罪,最好能在入冬前解决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