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末世:我在末世种个田 第48章

作者:猫肥肥猫瘦瘦 标签: 玄幻灵异

地里的农作物因为地震的缘故,他们没怎么打理。好在上天眷顾,粮食产量没有低多少。

村里一些家里男人去找盐或者死了的,石水生都会安排人帮忙收粮。

石建军家男丁多,不可避免要帮其他人家干活,他们被分到了黄卫国家。

黄卫国在上次恶战的时候死了,家里只剩下他老婆崔小敏和一对儿女。女儿黄燕萍刚成年,儿子还小,才五岁。

“石磊,你别拔花生了,去摘花生吧!我来拔就行了。”

崔小敏把石磊扯到遮阳伞下,让他坐在黄燕萍身边.。

然后对着一旁的杨木说道,“杨木啊,你替你哥拔一会儿花生,你看你哥都快要晒脱皮了。”

杨木,“……”

杨木懒得和一个刚死了丈夫的女人计较,他起身拍拍屁股,回头看了一眼石磊,然后就去拔花生了。

石磊看着他的背影,忍不住翘起嘴角。

“不好意思。”

黄燕萍的声音从旁边传来,“我妈她有些拎不清,你放心,我对你没有那方面的想法。”

她心中有些烦躁,这几天崔小敏找着机会就让她和石磊独处。

如果石磊对她有意,或许她会和石磊尝试一下,可明显石磊就不喜欢她,她妈还逼着她和石磊相处。

她妈的意思她也知道,无非就是觉得自己家没个男人,想让她找一个男人回家顶门户。

可结婚哪有这么简单,她不想嫁一个不喜欢自己,自己也不喜欢的人。

石磊淡淡的说道,“如果不想被别人左右自己的人生,那就让自己强大起来。”

一个成年人,如果她敢反抗,谁也逼不了她。

黄燕萍诧异的看向石磊,她没想到石磊会对她说这样的话。这几天她和石磊说话,石磊都爱搭不理的。

她仔细想了一下石磊说的话,觉得石磊说的很有道理。

“石头哥,我记得村子里就你的身手最好,我能不能跟你练习身手?”

黄燕萍觉得,如果自己练成金刚芭比,那就不是别人左右她的人生,而是她左右别人的人生。

石磊不知道她心中所想,“你先试着每天在村里跑圈吧!如果能坚持每天跑三圈,再来提练身手的事。”

远处的崔小敏见石磊和黄燕萍对话,立刻朝着旁边的石建军说道,“建军,你看,是不是还挺般配的。”

石建军转头看过去,实在看不出哪里般配。

两个人坐的这么远,中间隔着一两米的距离。男女都面无表情专注摘花生,一副大家不怎么熟的样子。

他擦了擦汗说道,“卫国媳妇,你别白费心思了,我儿子有喜欢的人了。”

崔小敏毫不在意的说道,“现在外面都乱成什么样了,石磊的心上人还活不活着都不一定。”

“你看他年龄都这么大了,村里一些和他年龄差不多的,人家娃都生了两个了。”

石建军有些无语,“你放心,我儿子的心上人还活着。至于孩子,你看看这个世道适合生孩子吗?”

崔小敏不解,“怎么不适合了?以前我妈生我的时候日子过的更艰难,还不是一样把我生下养大。”

石建军,“……。”

“总之我儿子是不会喜欢你女儿的,你死了这条心吧!”

这话说完,石建军感觉有些不得劲,总觉得自己是棒打鸳鸯的棒槌。

为了两个儿子,他这个老父亲真是操碎了心。

对于石建军的话,崔小敏不以为意。

男人哪有不偷腥的,石磊的心上人又不在身边,只要她女儿加把劲,怎么样也能把石磊拿下。

杨木可不知道这几人的对话,他正专心致志的拔花生。天气太热了,他想快点干完活回家吃西瓜。

客厅里,杨木抱着一半的西瓜用勺子挖着吃,快速的吃了几口解了馋,他才感慨道,“冰镇过的西瓜就是好吃。”

石磊端了一盘炸土豆片出来,“少吃点,别像上次一样拉肚子。”

杨木拿了几个土豆片丢进嘴里,土豆片被石建军炸的酥脆,上面撒了一些烧烤料,吃起来又香又脆。

油炸食品吃多了会腻,杨木吃了几块土豆片厚,挖了一勺西瓜解解腻,那滋味真是绝了。

见石建军从厨房出来,杨木开口问道,“石爸,我们要不要也种一些花生?”

崔小敏家种的花生是要拿来榨油的,石建军以为杨木想要榨油,就开口道,“不用,家里还有油。”

“不是用来榨油,我想吃水煮花生。”

石建军想了一下说道,“那种玉米的时候套种进去吧!”

“套种是什么意思?”杨木不解的问道。

石磊在一旁开口解释,“就是在玉米苗附近种上花生。”

“还可以这样种吗?”杨木的农学知识不多,家里种地都是由石建军安排。

石建军点头道,“可以,以前老一辈的人就做过。近几年没什么人种地,也就很少人套种了。”

“除了花生,红薯豆子也可以和玉米套种,石水生家的地不就套种了吗?他家的玉米和红薯种在一起。”

杨木一脸疑惑的说道,“石玉安说那些红薯是他们上次挖剩下的小红薯,没有挖出来就在地里跟着玉米长出来的。”

石建军哈哈大笑,“你给那小子骗了,谁家的红薯长得这么整齐,一排排跟着玉米长。”

杨木大力地把勺子插在西瓜上,“等下次见到他,我铁定揍得他爹妈都不认识。”

第70章 大量的盐呀

新的一轮种植展开,大家再次进入忙碌时期。

今年的雨水充沛,种子种下去存活率很高,杨木和石磊每隔几天就要去地里除草。

小草不拔,等长成大草的时候就很难清除了。

就在这个时候,找盐的队伍回来了。

石玉平领头走在前面,和他平时腼腆的时候不一样,他的脸上一直挂着笑容,有那么点意气风发的感觉。

石水生看到他的表情,就知道盐应该是找回来了。

“怎么样?拉回来多少盐?”

石玉平侧开身子,露出了后面小山一样的蛇皮袋。

他笑着说道,“我们找到了一个废弃的晒盐场,里面一个人都没有。”

旁边有人问道,“所以你们就直接把盐搬回来了?”

队伍里的一个人大笑起来,“哪有这么好的运气,里面一粒盐都没有,全被人搬走了。”

那人有些纳闷,“那你们是怎么拿回来这么多盐的?”

“自己晒的呗,这么大个盐场,随便晒两亩地就能晒出来。”

石水生好奇的问道,“你们会晒盐?”

石玉平摇摇头,“我们是不会,但是盐场里的展示板上有写怎么晒盐,我们是根据上面的步骤晒的。”

“我们带回来的盐,大概有六千斤左右。不过都是粗盐,如果想用细盐,还需要再加工一下。”

有人开口道,“这年头有盐用就不错了,还分什么粗盐细盐啊!”

石水生点点头,“这么多的盐,省着点用,够我们用上好几年了。”

他招呼着队伍说道,“把盐都拉到祠堂,你们先回家休息一下, 明天再来分配盐。”

现在已经快到傍晚了,换盐小队赶了一天的路,也需要好好休息休息。

杨木和石磊见人群散去,他们也转身往家走。

走了没几步,就听到后面有人在喊石磊。

“石头叔,你等一下!”

石玉平快步跑过来,他从背包里拿出一个鼓鼓的袋子,“这是我们晒盐的时候抽空抓的鱼,鱼不多,我们每家都分了点。”

“这次能这么快回来,也是多亏了你借的自行车和三轮车,这一点鱼你拿着尝尝鲜。”

石磊没接,“不用了,你们自己留着吃吧!”

“石头,你就收下吧!也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石水生跟在后面说道。

石磊微微摇头,“借了车的人不止我家,其他人家里也借了车,如果被别人知道,不太好。”

石水生想了一下,觉得石磊说的有道理。村里就是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计较。

“那算了吧!你不觉得自己吃亏就成。”

石玉平有些失落的把鱼放回包里,“早知道我们就多弄点鱼回来,这样村里其他人也能吃到。”

石水生失笑道,“你们的任务是盐,如果真的弄了很多鱼,你们还有位置放盐吗?”

找盐队伍弄回来这么多盐的消息村里人很快就知道了。

农村什么都好,就是没有盐,这一点很麻烦。

人长期不吃盐,身体很容易就会生一些疾病,而且人体不补充盐分,也会全身无力。

大家都知道盐的重要性,村里人第二天一早就跑到祠堂外等着了。

祠堂是重建的,里面和原来的格局差不多,石水生早早就来到了祠堂。

见人来的差不多,石水生大声的喊道,“各位安静一下。”

“这些盐是外出的队伍辛辛苦苦运回来的。我和他们商议过,一斤盐换三斤米,如果是杂粮类的,就要拿五斤来换。”

有人喊道,“这些盐不是他们自己晒的吗?他们又没出一颗粮,怎么我们还要用粮食跟他们换啊?”

石水生淡淡的看了那人一眼,“这些盐虽然不是用粮食换回来的,但却是他们冒险从外面运回来的。”

“没有他们冒险外出,没有他们辛苦晒盐,恐怕你们现在连盐的影子都看不到。”

石水生没再理会这些人,他指着旁边道,“如果想换盐,可以去那边换。如果嫌价格贵,不换盐也行,只是以后别来我面前说自家没盐吃了。”

对需要用粮食换盐有异议的人只有几个,大部分人还是明事理的,他们知道价格后,就纷纷回家拿粮食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