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太子刘据 第66章

作者:八爷党 标签: 宫廷侯爵 种田 穿越重生

如果从他弱小的时候开始培养,看着他一天天变得强大,渐渐的羽翼丰满,直到可以与自己分庭抗礼,也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毕竟我刘彻的儿子,怎么可以碌碌无为,庸庸度日。况且——

看着少年裸露在外的肌肤,光滑细腻,肤若凝雪。在昏黄的烛火下散发着温润的光辉。刘彻清醒的眼眸逐渐染上一层情欲。缓缓起身踱步至跪着的少年跟前,将少年轻轻扶起。一双大手下意识的停留在少年纤细美好的腰线上,微微用力,少年腰肢柔软而富有弹性,触感美好。仔细闻着少年身上独有的清香。刘彻心情大好——

一个有实力有心智有血缘羁绊还能引起他兴致的伴侣,总好过那些一味柔顺不敢放抗的暖床工具。

据儿,我可以给你强大的机会,至于能走到哪里,看你自己!

第56章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既然答应了曹襄的请求,刘据也没打算拖得太久。只是做事情也要讲究方法。与其在皇帝耳边进言要求重审李息一案,不如让张汤自己圆了自己的谎话。也算是卖他一个人情。

所以次日早朝之后,张汤毫无意外的被任平请到了太子宫中。

案几上宁心静气的百合宁息香徐徐而燃,清幽袅袅的香气徐徐而升,愈发显得平和沉静。刘据微微歪着身子,手捧一卷经书慢慢看着,大好的日光跳跃在身上,形成一圈温润的光晕。

普一迈入殿门的张汤就被这闲适惬意的景象恍惚了心神。因为朝事而变得浮躁的内心瞬间被抚平了不少。

“微臣御史大夫张汤见过太子殿下。”张汤走到桌前站定,躬身拜道。

“免礼,赐座。”刘据摆了摆手,随口应道。又眼神示意随侍的太监给张汤搬过一把椅子过来。

“微臣谢过太子殿下。”张汤恭谨的谢道。不由得将好奇的视线投放到小太监搬到面前的椅子上面。

所谓椅子,红木所制,雕花刻龙。四四方方,约有两尺见高。一侧后背高出一大块,若是人要坐上去,后背贴在椅背上,想来是十分舒服的。椅面上放着棉絮精致缝做的垫子,张汤颇为小心的坐了上去,四平八稳,远比跪坐要舒服很多。为了保持对太子殿下的敬意,张汤特意只需坐了椅子的三分之一。脊背挺的直直的,十分恭敬。

刘据漫不经心的老了一眼张汤的坐姿,十分舒心。怪不得皇帝一向偏爱宠臣,宠臣确实也有宠臣的好处。至少要让人舒心许多。

“宫中所致的茶汤向来喜欢添加佐料,喝起来虽然香甜,但是全无茶叶应有的清香脾人。孤不是很喜欢。遂叫人制作了几种清茶,张御史不嫌弃的话,不妨尝尝。”刘据将手中的书卷翻了一页,神色淡淡的说道。

闻言,张汤立即恭谨的站起身子说道:“微臣今日上朝的时候还听陛下赞叹了一句太子宫中的清茶。不想现下却有幸品尝一番,是微臣的荣幸。”

“坐吧!孤让大人前来,不过是想闲聊几句。大人不必拘谨。”刘据温声笑道。再次摆手示意张汤坐下。扬声吩咐道:“来人,将前几日做好的雨前龙井冲一杯给张大人。”

“诺!”

盏茶功夫,便有一个侍候饮食的小太监捧上了一杯清茶放置张汤面前。

张汤道了一声谢。拿起桌上的杯盏仔细观察着。与时下流行的青铜质地不同,太子宫中的杯盏明显是瓷质烧灼而成。白皙细腻,光滑清脆的底儿衬着天青色的盘龙出云图绘,看起来分外精致。小心翼翼地拨开茶盏,一股清香醇厚的气息扑鼻而来,让人闻着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绵山遍野的春日,心情格外悠远。

微微抿了一小口,一股子的香郁醇厚,还带着几分柔滑细腻。满口的清香宜人。比之时下流行的茶汤可要醇香澄澈愈多。就连泛黄的茶水中漂浮着的绿色叶瓣,让人看着都十分欢喜。

“如何?”刘据看着张汤眼角微眯,一脸回味的模样,轻笑着问道。

“果然好茶。此茶喝着清香醇厚,就仿佛是太子殿下给人的感觉一般,宁静悠远,温润尔雅。”张汤回过神来,细细体味了一会儿,方才欠了欠上身,应道。

“张大人过誉了。孤也是俗世碌碌之人,怎能当得如玉君子的美名。”刘据也笑着抿了一口案几上的清茶,淡然说道。

“人活一世草活一秋,这天下众人又有几个不是为名为利的呢?”张汤笑着借口说道。

“是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刘据用茶盏拂了拂茶水中起伏不定的叶瓣,淡淡说道。

“太子殿下好文采。”张汤由衷的赞道。向来都说这位深居内宫的太子殿下仁厚纯良,文采斐然。他还不信,以为都是他人奉承着陛下所形容的阿谀之词。毕竟这些事情他也做过不少,今日一见,旁的不说,光是这从骨子散发出来的风雅,就是十足十的了。

“这是听旁人说的。”刘据随口解释道。看着张汤不以为然的模样,也不再多嘴。毕竟他也不能明说这是后来司马迁写进《史记》里面的话。就是说了又有谁信?

“昨日太子殿下进献的纸张已然轰动朝野。如今看来清茶杯盏的风靡也不远矣。可笑微臣闲暇的时候也喜欢享受人生,研习六艺。如今和太子殿下相比一番,倒真的是附庸风雅了。果然微臣还是个俗人啊!”张汤赞美之词不绝于口。和旁人不同,作为汉武帝一朝最得圣心的酷吏,张汤自问对于陛下的心思还是略知一二的。见惯了陛下对待宠爱之人如同猫狗一般的不在意,对于这个被皇帝陛下放在心尖儿上异常宠爱的人,再怎么奉承也不为过。有这个机会,张汤乐意巴结着。

“张大人贵为朝廷九卿大员,有闲情逸致享受一番自然是好。可是总得确保自己有命享受才是。”刘据慢条斯理的将不小心飞落进杯盏中的小虫子剔出去,一边意有所指的说道。

“……太子殿下何出此言?”张汤沉吟片刻,暗自检讨一番自己确实没有得罪过这位太子殿下,不由得开口问道。

“张大人自少年时在父皇身边,深得圣心。归根结底就是张大人能够明白父皇所想。所做一切都是为了父皇安好。父皇想做而没开口的,都被大人抢先做了。父皇想做而不能做的,也被大人一并做了。所以时至今日,大人行事乖张,目无法纪。父皇也可以说是放任着大人。不知孤说的可对?”刘据将手中的书卷轻轻放在桌案上,缓缓开口说道。

“……太子殿下明鉴。”张汤慢慢放下手中的茶盏,低头应道。

“如果有一天,父皇发现目无法纪,所行之事都是因为你一己私欲。你说父皇会怎么想?”刘据站起身,逆着日光走到张汤跟前,轻飘飘的说道。

“太子殿下明察,微臣所做一切都是为了圣上,没有半点私心!”张汤突然跪地不起,额头触碰着地上冰凉的青砖,一股渗凉油然而生。

“李息这人,向来是以和为贵,颇似公孙丞相。父皇向来喜欢这样的人。张大人,你说对吗?”刘据慢慢俯下身子,目光灼灼的盯着张汤已然渗出汗水的脊背,缓缓说道。

“太子殿下是说……”张汤有些不确定的抬起头,诧异的直视刘据。

“我听说李中丞母亲谢世之时,父皇亲自赐书致哀,赞誉李母德比孟母,想来也是十分看重这位李中丞的吧!”刘据拍了拍张汤的肩膀,示意他起身坐好。又踱步回桌案后面,慢慢坐下。

“李中丞深受皇恩,却不思回报。居然犯下滔天罪状,其罪当诛。”张汤回身在椅子上面坐好,又深呼吸几次定了定心神,方才开口说道。

“是吗?可是孤听说举报李中丞的人是他手下的官吏鲁谒居,而这位鲁大人似乎与张大人的私交甚好。”在桌案后面正襟危坐的刘据稍显无聊的拢了拢衣摆,意有所指的说道。

“回禀太子殿下,这个鲁谒居虽然和微臣有些私交,但是公事上断断不敢——”

“这个你不必解释。孤关心的也不是这个。只是李息一案处处蹊跷。想来以张大人的经验本事也断断不该出此差错。孤不说,不代表有心之人也不说。”刘据随手拿起桌上摆放着的毛笔把玩着。这么说话可真是累,但愿今后这样的见面少点。

“太子殿下是说……”张汤觉得自己脑袋有些转不过弯儿来。太子殿下一举一动明白不是蓄意找茬。可要是说单纯想援救李息,也不太像。

“孤听说你手下有一个御史中丞叫江充的,似乎分外关注你在李息一案上的一举一动。”刘据看了一眼张汤,不动声色的说道。

江充?张汤闻言,眼前闪过一个年轻稚嫩却精明干练的一张脸。心下有些了然。这位江充似乎不知何时得罪了太子殿下啊!

“张大人行事如何,孤不予置评。不过多少年来张大人也算是对父皇尽职尽忠。若是一念之差获罪身死便宜了暗中等着落井下石的小人,孤也于心不忍。”饶了半天,刘据终于把想说的话全部说了出来。面上漫不经心的扫了张汤一眼,发现他正所有所思的沉吟着,心下又宽了几分。

太子殿下如此明显的施恩,张汤自然感觉出来了。不光如此,他也隐隐察觉到了太子殿下对江充的憎恨厌恶,甚至是杀机凛然。虽然不了解细情,但是江充居然敢大着胆子将邀宠的主意打到他的头上,已经是自寻死路。如今之事,关键还在李息身上。

他与李息积怨已久,今次的大好机会,实在是不想放过。

上一篇:重生之名模诱惑

下一篇:八卦修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