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太子刘据 第67章

作者:八爷党 标签: 宫廷侯爵 种田 穿越重生

“父皇认为李息还有大用,张大人就算再不甘心,也该为父皇着想。况且李息一案若是铁证如山,证据确凿也就罢了。可是这其中的猫腻儿想必张大人比谁都清楚。事已至此,保命还是其他,在乎大人一念之间。”刘据有些疲乏的将身子靠在椅子上,神色倦怠的说道:“况且昨日求到本太子头上的,可是平阳侯曹襄。”

而平阳侯曹襄是平阳公主的儿子。平阳公主在刘彻心中,还是有些地位的。

此言一出,成了压到骆驼的最后一棵稻草。本就心存犹疑的张汤立即跪身拜倒,口中说道:“太子殿下放心,李息一案,多有蹊跷,微臣定会秉公办理。还望太子殿下宽心。”

“免礼。张大人既然心中有数。孤也不再多说。时候不早了,张大人快快出宫吧!”再晚一会儿,估计李息就没命了。

“微臣遵旨。微臣一时糊涂行止有错,多亏太子殿下一言警醒。太子殿下相救之恩微臣谨记在心。”张汤恭谨的跪在地上,开口说道。

“孤不过是多说了几句话而已。张大人不必放在心上。今后行事须当谨慎,遵于律法。相信以张大人的圣宠,就算不得丞相之位,也必有丞相之实。”刘据神情惫懒,一语双关的说道。

“微臣明白。”被刘据直指心中所想,张汤心中最后一丝轻狂也消散无影。最后看了一眼上首闭目小憩的刘据。张汤神色恭谨,轻手轻脚的退出了书房。

殿外,艳阳高照,万里无云。

火热的日头倾洒着流火,熨烫着张汤微凉的身心。最后看了一眼被日光笼罩得金碧辉煌的太子宫,心中冷笑——

十二岁便心机深沉至此的少年……

生性纯良?宽和仁厚?性质温润?谦谦君子?

谁信呢!

第57章

太子宫内,刘据目光清冷悠然的看着张汤慢慢变小的身影,直至不见。

身旁,任平端着新沏好的茶水小心翼翼地看着但笑不语若有所思的刘据。

“太子殿下今天分外不一样呢?”

“怎么不一样,比之前显得有些咄咄逼人了吧?”刘据扬了扬眉,满不在意的说道。

“太子殿下赎罪,奴婢怎么敢这么想。奴婢只觉得太子殿下如此很好。这样才是我大汉天朝的太子风范。”任平躬了躬身,赞同的说道。

“是吗?”刘据随手拿起任平放在桌案上的清茶抿了一口,平时觉得清香宜人的清茶竟然稍稍有些苦涩。“看来没有修饰过的茶汤,就算是再怎么清新纯净,也会让人觉得苦涩呢!”

“可是太子殿下,也只有不加任何修饰的清茶才能让那些士大夫们觉得有高风亮节之意。”任平垂下眼睑,沉声接口说道。

“高风亮节?会有这样的风骨,只是绝对不存在于宫中!”刘据随手放下手中的茶盏,由于动作有些急躁。杯盏触碰桌案的时候发出“砰”的响声。

平淡的扫了一眼桌案上水渍漫溢的地方,任平有些心疼的看了一眼服侍多年的太子殿下,不动声色的转移话题:“太子殿下如此示好于张汤大人,想必今后张汤大人一定会感念太子殿下的恩德。今后事事定会听从太子殿下的吩咐。”

“怎么可能?”闻言,刘据自嘲的笑道:“张汤可是父皇的宠臣,赞他一句父皇的左膀右臂也不为过。这样的人,只要不触碰到父皇的底线,父皇便不会厌弃他。所以他的地位自然是稳固的。何况张汤与我的政见并不相同,父皇又向来是疑心颇重,所以张汤即便有向我之心,也断然不会对我言听计从。甚至会更加疏远我,这才是长久平安的自保之道。”

“那这么说来,太子殿下此番用心岂不是白费了?”任平有些丧气的说道。主辱臣死,只有太子殿下的地位更加巩固了,他们这些底下的奴才才能更加风光得意。虽然现在的太子殿下也很得陛下圣宠,可太子殿下毕竟不是嫔妃,要是在朝中有自己的力量,岂非更好?

“对于张汤这样的死忠,孤从来没想要拉拢过来。一则目前孤实力尚若,也掌控不了这样的酷吏。二则孤更不想引起陛下的疑心。所以对于张汤,只要他念着孤的好处。孤失意之时不落井下石便是好的。即便是不能雪中送炭,孤也用不着他来锦上添花。”刘据轮回几世,只要看着任平的脸色就知道他现在在想些什么。当下耐心细致的对任平讲道。毕竟任平现在是他身边最得用的人,只要他明白自己的心思,之后的接人待物自然不会有所偏差,也不会让人疑心误会。

“孤年岁尚小,受陛下的荣宠得以观听朝政,这是陛下莫大的恩德。如今又下旨意特许孤兴建博望苑,用来接待朝中官员们有才能的子侄辈。这已然是陛下最大的圣宠。所以孤更不能辜负父皇的信任。今后,孤更要‘举止严谨’,‘尽职尽责’,不能让父皇对孤失望。”否则便是万劫不复。刘据有些头疼的抚了抚额,据前世的记忆,刘彻还有将近三十年的寿命。果然后世说的好,最难的就是给长命帝王当太子。前世心怀坦荡,毫无不忠之意,最后依然落得个身死族灭的下场。今世若不谨慎,恐怕……

想到这里,刘据突然心下一动。一股寒凉油然而生。前世之所以身死族灭,主要的原因是父皇的猜忌和百姓中颇为仁厚的名声。而这辈子由于刘彻的心思有变,他已然留下了最大的污点——

乱伦媚上,父子相奸。

这样的太子,如何继任大统?

父皇,你是有心,还是无意?还是真的惧怕卫氏一族权倾朝野,根本就没想过传位与我?

父皇,你一直在利用我吗?

在卫氏一族花团锦簇的时候安稳卫氏一族的心,等到不需要了再弃之如敝屣……

熟悉的孤寂绝望之感再次灭顶,刘据强自镇定,端起桌案上已然冰冷的清茶一饮而尽。清冷的感觉霎时间传遍肠胃,刘据有些颤抖的手紧紧握住椅子旁边的扶手,强自克服全身的无力,低头垂目,如羽翼般浓密的睫毛霎时间挡住所有的惊恐。

父皇,刘彻……

“阿嚏!”建章宫书房,正在批阅奏折的刘彻突然毫无征兆的打了一个喷嚏。揉了揉发痒的鼻子,刘彻下意识看了看外面艳阳高照,流光似火的大热天,一脸的无辜。

这么热的天也能得风寒?

“回禀陛下,博望苑的兴建……”一旁,郭舍人摊开手中的卷轴细声细语的问道。

“就建立在上林苑里面就好,据儿说过上林苑的风景很好,他很喜欢。平日里听师傅讲课疲乏了,可以就近骑马奔驰宽解心绪。而且离宣室殿又很近,方便朕教导太子。”刘彻在卷轴上仔细观看了一番,最后指了指某处,说道。

“诺!”郭舍人立即将卷轴卷起,放好。悄无声息的退到一旁。

“通知下面的官员,一个月之内必须建好博望苑,而且朕要博望苑是大汉宫廷最好的宫苑。”刘彻想了想,又嘱咐道。

“诺!”

“还有,太子喜欢梅花,将御花园内赏梅园里面的梅花取最好的移植到博望苑。”刘彻又想了想,开口说道。

“诺!”

“还有……”

“诺!”

刘彻说了半天,有些口干舌燥。随手端起案几上的茶水一饮而尽。入口唇齿留香,分外宜人。忽然想到刘据——

“太子呢?今日朝上怎么没见太子?”

“回禀陛下,您的恩旨。念及太子殿下年少体弱,病体初愈。除了逢五逢十的大朝,太子殿下是不用参加的。”郭舍人在一旁小心翼翼地打量着刘彻有些欲求不满(郭舍人你真相了)的脸孔,低眉敛目的说道。

“这样啊!”刘彻闻言,恍惚记得自己确实下过这样一道旨意。当时据儿突然昏厥在朝堂之上,让他第一次知道手足无措的滋味。

“你说太子殿下是个什么样的人?”刘彻突然心中一动,看向身侧的郭舍人漫不经心的问道。

上一篇:重生之名模诱惑

下一篇:八卦修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