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第4章

作者:人生江月 标签: 布衣生活 种田 穿越重生

等到了家中,大壮哭笑不得的看着二壮死死的护着装馒头的筐子,几个小家伙碗里都被吃的干干净净了。

“二壮,你干什么呢?”大壮训斥道。

“我们要等大哥回来一起吃。”二壮还不放手,低着头说道。

大壮一愣,心里涌起了一股酸胀的滋味。

“好了,吃饭了,吃饭了!”大壮招呼两个堂弟说道。

往炉子里加了几块木炭,把豆芽放进去后,大壮让双胞胎坐在一个浅箩筐里,自己盛了一碗萝卜出来,一边吹凉一边喂双胞胎吃。

三妞儿自己抓着一个木头勺子自个儿吃,大妞儿在一旁照看着。

吃过饭,大堂兄过来接两个堂弟回家。

大壮把锅剩下的萝卜和豆芽,盛了一碗给这个少言寡语的大堂兄吃。

大堂兄也不怎么推,接过去,三两口就解决了。

临走前,大些的那个堂弟还拉着大壮嚷嚷道:“大哥哥,你煮的萝卜太好吃了,下次,我把我们家里的萝卜带过来,让你煮给我吃……”

大壮笑眯眯的跟他开了几句玩笑,把三兄弟送出了院门,才进去收拾厨房。

这边,三兄弟回家后,大伯母拉着老三就是一通训。

“就你骨头痒,家里又不是没有吃的?你在他们家能吃饱?快说,今晚吃了几个馒头?”

老三是大伯家的另类,他个皮猴儿才不管这种只见打雷不见下雨的训斥,他怕的反而是平时不怎么出声的老爹的巴掌,做了个鬼脸叫道:“我们吃了肉骨头,比娘烧的好吃多了!”

说完,一溜烟的跑了。

气得大伯母在后面连声叫骂。

第二天早上,大壮就用剩下的一点儿骨头汤,煮了一锅面糊糊,几个孩子照样吃得香甜。

过了几天,大堂兄带着两个堂弟抱着七八根萝卜送了过来。

“大弟弟,这些萝卜你们拿去吃,不够我们家还有!”大堂兄把萝卜放在厨房里,沉闷的说道。

大壮想了想,说道:“明天我还煮骨头汤,大哥哥,你们过来吃呀!”

三堂弟就高兴的叫了一声,在院子里跳来跳去的疯喊。

大堂兄点点头,拉着两个小的走了。

大壮把萝卜收拾了一下,坐下来,继续编柳条筐子。

第10章 过年前!!(上)

上次从集市回来之后,过了四五天就开始下雪。

大壮煮面糊糊或面条的时候,都往里面加些猪内脏,最常用的就是猪肝,把猪腰子用干辣椒壳爆炒了一个,给几个小家伙尝了下鲜,剩下的都挂起来,准备过年的时候用,现在几个孩子就都盼着过年。

大壮除了烧水做饭,把剩下的时间都用来编筐子,这次,大壮花了些心思,除了最普通的筐子,还变了好几个花样出来,把筐子的形状编成椭圆、五角星、花朵、心形等各种各样的形状,还编了些浅口盘子一样的筐子,适合摆在桌子上装些水果什么的,虽然进度慢了些,但大壮想着能把价格提些上来,反而赚的更多。

由于整日整日的用竹片、柳条编东西,大壮的手上布满了细小的伤口,大妞儿知道后,每次抢着把双胞胎换下来的尿布洗了,就连大大咧咧的二壮也发现了自家大哥的不适,诸如洗菜之类需要碰水的活儿,都不让大壮插手。

大壮抗争无效之后,只有多烧了些热水,整日炉子不息,热着水,让二壮和大妞儿兑些热水洗,同时心里也暖洋洋的,就是辛苦些也值了。

很快就要过年了,腊月初八的腊八粥,大壮对那个用各种杂粮煮的稀饭不怎么感兴趣,随便把上次大伯送来的剩下的丁点儿白米掺着红薯和硬豆煮了一锅,自己在家照看双胞胎,让二壮带着大妞儿、二妞儿、三妞儿去各家各户尝腊八粥。

过来腊月初八,村子里就又开始讨论起赶集的事儿来,这是今年最后一次大赶集了,主要是为了准备过年用的东西。

大壮跟上次一样,用一个大的背篓子,背着鸡蛋和编的小筐儿,二壮牵着二妞儿兴奋的跟大伯家的三儿并其他几个同龄的小伙伴说笑着。

根据编的时候费的时间不同,大壮把各种筐子定了两个铜板到六七个铜板不等的价格,二壮带着二妞儿在旁边兴致勃勃的帮忙卖鸡蛋。

临近过年,集市上人流更多了,而且这时候大家大多舍得花几个铜板买些平日里不一定舍得东西,就像大壮卖的那种用来装了水果或点心摆在桌上的浅盘筐子。

远处一个八九岁大的小孩子,愤愤的挤进了集市,也不管周围人的咒骂,一味的朝里面猛冲,一不小心绊在大壮摆在最前面的一个筐子上,脸朝下摔在了地上。

正在逗二妞儿的大壮吃惊的看过去,集市上人很多,大家都随着人流慢慢的走,如果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儿,不大可能会踩到旁边的摊子上,而况,大壮的东西摆的并不靠前。

那小孩儿本来就在气头上,爬起来的时候,用手背抹了一下磕肿的嘴角,怒气冲冲的回身,在那个竹筐子上狠踩了几脚,嘴里不清不楚的咒骂着。

大壮还没反应过来,比那孩子矮了不止一头的二壮“腾”的一下站起来,上前用力推了那孩子一把,大声嚷嚷道:“走开,你做什么……”

那孩子被推了一个踉跄,反手给了二壮一下,转身就准备走。

二壮不依的拽住那孩子叫道:“那踩坏了我大哥编的竹筐儿就想跑,没门!”

那孩子一甩袖子,从兜里摸出一小把铜板丢在二壮身上,话也不说,一脚踢飞了挡在前面的筐子,几步跑的没影了。

二壮气哼哼的坐了回去,也用脚踢了一下地面,大声冲着那孩子离去的方向说道:“什么意思,自己踩坏了东西……”

大壮走过去,把地上的铜板都捡了起来,数了数,有十一个,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个竹筐儿的价格,那个被踢开的筐子,大壮也捡了回了,被踩得有些松松垮垮变形了,不过稍微修整一下,也还可以用。

大壮回头看了一眼还在生气的二壮,走过去摸了一下二壮的头说道:“那个人是有不对,你这样就是正确的?”

二壮不高兴的抬头看着自家大哥。

“那个人摔了一跤,肯定心里不舒服,踩了我们的东西出气,这是他做的不对,但是你却不该去推搡他,这里人这么多,把他推倒了被其他人不小心踩伤怎么办?”

二壮低声说道:“大哥编筐子很辛苦……”

大壮“嗯”了一声,继续说道:“你可以先跟他理论的,而且现在,别人已经赔了远多出一个筐子价格的钱给我们,说明那人也知道自己不对。”

二壮还是不高兴的嘀咕道:“他都没有道歉……”

大壮愣了一下,有些无奈的在心里暗道:这个孩子呀!

“也许别人有什么急事也说不定,总之,男子汉不要这么斤斤计较,况且,想在这世上……”后面的话,大壮没有说出来。

二壮也不知道有没有明白自家大哥的意思,反正是应了下来。

大壮卖完了东西,买了几串鞭炮给二壮回家过年的时候放,二壮马上就高兴起来,刚刚的那点儿小插曲一下子就抛到了脑后,给二妞儿买了一个油炸的甜面果子,二妞儿也乐得什么似地。

大壮笑眯眯的看着兴高采烈的二壮和二妞儿,这才是小孩呀!!

第11章 过年前!!(下)

这次的筐子卖了有一百多个铜板,再加上卖鸡蛋的钱,总共得了两百零七个铜板,大壮咬牙花了一百八十个铜板置办了过年要用的东西,其中最大的花销就是卖了一匹有小碎花的黄色布和一匹深蓝色的布并些去了籽的棉花,这个是准备给大家做一身新衣服的,村子了有两位死了丈夫的妇人,平日里就靠做些针线活儿为生,村子里的媳妇子们忙不过来的时候,会付几个钱或拿些东西过去,让她们帮忙做做衣服什么的,久而久之,大家也就形成了习惯,有做不完的针线活儿就找她们,大壮这次就是打算请她们其中的一位帮帮忙的。

要过年了,虽然家里只有几个小孩子,但该做的事儿还是一样不能少,大扫除啦、准备各种吃食啦……

腊月二十八的这天,大壮收拾好厨房后,又坐下来继续编筐子,这些是准备来年开春卖了,换种子回来的。

“大哥哥,二壮,你们在家吗?”

大壮听出是大伯家的三小子的声音,让大妞儿去打开了院子门。

“大妞儿妹妹,我来叫你们到三哥家吃团年饭!”三儿站在院子门口大声嚷嚷道。

大妞儿小小的欢呼了一声,转身跑进院子对大壮喊道:“大哥,大哥,今天要去大伯家吃团圆饭了呢!”

大伯家的三儿喊大壮为大哥哥,大妞儿她们为大妹妹、二妹妹、三妹妹,唯独喊更他年龄差不多的二壮是叫的名字。

大壮这才想起来,这具身体的父亲和母亲还没有出事的时候,每年过年前都要到大伯家吃一次饭,再回请一次,两家人算是团年。

大壮应了一声,收拾了东西,把房门和院子门都关好,带着一群小孩子说说笑笑的朝大伯家走去。

到了大伯家,大堂姐已经在摆放碗筷了,见大壮他们来了,擦了擦手上前接过大壮手里的三壮,招呼他们围着桌子先坐下来。

大伯母今日倒还十分热情,端了菜上来,连声让大壮他们吃。

大壮看了一下,主菜是一大盆猪肉炖白菜,旁边摆着六七个冬日里有的蔬菜或菜干,外加一碟子花生米,这就是这个农家能做出来的比较丰盛的菜了。

平日里,大家请客或一起吃饭,女人和小孩子是不能上桌子的,不过今天是吃团圆饭,而且都是自家亲戚,就不讲那些礼数,两家人都围着桌子坐了。

也许是人多的缘故,大壮觉得那些菜的味道实在不怎样,二壮他们和大伯家的孩子,包括大伯、大伯母都吃的十分欢。

大壮抱着四壮,大堂姐帮忙抱着三壮,大妞儿一边自己吃一边照看一下三妞儿,二壮、二妞儿早就跟大伯家的几个孩子玩到了一起,几个小家伙嘻嘻哈哈的争抢着吃饭。

下午,大壮让二壮、大妞儿、二妞儿三人留在大伯家玩,自己带着三妞儿和双胞胎回去,安置他们睡午觉,偷空继续编筐子,在心里计划着明天也给烧一顿回请大伯家。

二壮他们的新衣服已经交给村头的王寡妇做了,说来王寡妇跟这句身体还是沾亲带故的,王寡妇的男人跟大壮的大伯和父亲是出了五服的亲戚,两家平时没有大事并不走动,后来王寡妇的男人在山上摔死了,就留了王寡妇她们母女两个,没有了当家男人,就走动的更少了。

下午的时候,王寡妇带着小女儿送了衣服过来,大大小小五件新棉衣,还给二壮和大妞儿三姐妹各做了一条裤子。

王寡妇唯一的女儿取名叫王囡囡,她平日里把小女儿管得严,很少让她出门,今天因为快过年了,而且去的也算是亲戚家,便带了女儿出来透透气。

大壮热情的请了母女俩进院子坐,让三妞儿与囡囡玩过家家,三妞儿过家家的东西是大壮花了心思专门帮她找到的,锅碗瓢盆什么都有,用一个小筐子装的整整齐齐的,虽然只是些石头、瓦片、木块而什么的,在一岁多的三妞儿心中就是最好的东西了,每天自己提着小筐子,蹲在院子的角落里,可以玩上小半天。

囡囡今年也才四岁,平日里在家中憋得慌,这会儿早就跟三妞儿玩到一块儿去了,两个小姑娘蹲在角落里,一边挖沙,一边小声嘀嘀咕咕着。

大壮摸了一下王寡妇送来的新棉袄,里面填的全是棉花,十分厚实,王寡妇还用剩下的边角布料做了好几双袜子。

从这具身体原来的记忆里,大壮知道,这里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有人种棉花了,不过却很少有人织棉布,穷人家嫌棉布不经穿、不好洗,而且价格也没有粗麻布便宜,富人家又觉得绸缎更光鲜亮丽,再加上其他各种原因,造成了棉布的滞销,不过大家同时也发现,棉花经过少量的加工以后,填充在衣服和被子里,十分保暖,而且加工步骤少了,成本也就降了下来,因而也还是有许多适合种棉花的地方的农民愿意种一些。

大壮没有见过老式的织布机,也不知道织布机的原理,虽然清楚这里棉布的现状,也从来没有产生过什么凭一己之力,改造一下织布机,来改变棉布市场,这根本不是技术问题,古人的智慧是不可小觑的,一个时代的人们已经形成的意识是很难被改变的。

大壮与王寡妇拉了会儿家常,王寡妇就要道别回家,但囡囡玩的正在兴头上,王寡妇又舍不得硬拉了小女儿回家。

看出王寡妇的为难,大壮笑着说道:“王婶婶,让囡囡在这儿玩会儿吧,等一下我让二壮他们送囡囡回去!”

王寡妇还是有些犹豫。

大壮知道王寡妇青年守寡,带着一个小女儿过活,名声比什么都重要,所以才连小姑娘出来玩会儿都这么在乎。

“王婶婶,您回去忙你的吧,囡囡不过就是在亲戚家玩了一会子,没事儿的!”大壮劝说道。

王寡妇心里舍不得好不容易才玩的尽兴一会的小女儿,勉强答应了大壮,心里打定主意,在天黑之前,自己抽空过来接女儿……

第12章 傻子(上)!!

一直到晚上,二壮和大妞儿、二妞儿都没有回来,王寡妇到底是自己过来接了女儿回去,却是大伯家的三儿过来招呼了一声,说是二壮他们留在他家吃晚饭了。

大壮知晓了以后,随即简单的烧了一点儿面汤,对付了晚饭。

双胞胎前两天开始就没有去找李家媳妇和孙家媳妇吃奶水了,到底是快过年了,每天去别人家里也不是个事儿,只李家的媳妇有时碰到了,不拘哪一个,还会喂一次。

晚上,二壮他们回来后,大壮特特交代他们明天要在家给自己打下手,好烧团年饭。

二壮和大妞儿、二妞儿当即就高兴的欢呼起来,这几个月以来,他们早就晓得了自家大哥的手艺,正经做起饭来,那真是叫人连舌头都想吞下去。

二壮约莫是太高兴了,第二天一大早就跑去大伯家打了招呼,让他们知道自家今年也会烧团年饭,引得大伯家的老三带着老五早上就跟着过来玩。